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Script!

噪者,愚也           11808周郁唯

  兩瓶墨水瓶,一瓶空的,一瓶滿的,以筆敲之,哪一個瓶子會發出較大聲響

  若以這兩支瓶子比喻為人,滿腹詩書、飽含墨水者會比內心空洞的人來得穩重、踏實,專心在己之志,無伐善,無施勞。相對的,內心空洞者不僅知識匱乏,心靈撲滿也是空空如也。智慧與靈魂的不富裕造成此人的自信心不足而想掩飾所以聒噪,拚命說話是希望能讓人以為自己涵養豐富,因此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以上的作為非但不是把自己的「豐富學識」公諸於世,反而像是在昭告天下:「此地無銀三百兩。」

  空馬車與空墨水瓶是相同的。在大自然中,聽到了喀啦喀柆、馬車木板互相撞擊的聲音。如果馬車裡有人的話,會因為人的重量將馬車的噪音降低。所以如果馬車噪音越大,那必是輛空馬車。墨水瓶如果飽含墨水,用筆敲敲它,他的聲音也必是小於空墨水瓶。

  而至於人呢?真正的高手常是默不作聲的,他們對自己的重點在於「不患人知不己知」,在於到底自己到底實踐了沒?而到有機會時,更不會放棄機會來表現自我。此時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愚人與智士便在此刻立見真章。

 

◎老師評語:1.能切中旨意,做深度延伸思考。

            2.結構完整,首尾呼應,正反立論,議論清晰,文章層次豐富,議      

              論深刻,文筆流暢,誠屬佳作!


                                  
謙虛                11823  卞靖雲

  有句諺語說過:「一瓶水不響,半瓶水響叮噹。」可見一個人如果知識越廣博,見識越高,那他是謙虛的,他是不會隨意的誇耀自己的長才。

  我曾經遇過兩個同學,一個總是在角落默默的看書,另一個卻是吵鬧,常常大放厥辭說著自己補習班老師敎的有多難,而自己考的有多好。一開始大家都會相信那講的天花亂墬的同學而去向他問問題,但是每到月考結束後,成績單上那個默默耕耘的同學都是名列前茅,贏了另一個誇大的同學一大距離。

  有著這麼貼近自身的例子,我才了解到為何古人總是強調謙虛了。今天的大海之所以平靜,那是因為它夠深、夠廣,會不斷的充實自己,反觀小溪的河床上岩石裸露、水花四濺,不就是因為它太淺,可是又不斷的想快速往前流而導致的嗎?如果我門人人能像大海,有著真才實學,而又不隨意彰顯,這樣的品德我相信這就是先人對我的淳淳教誨了。

  做一個沉穩內斂的人吧!如果你是一瓶滿滿的水瓶,那恭喜你,如果不是,我相信大家都還來得及成為一個謙虛的人。

 

◎老師評語:

1.    能切中題旨,與自身經驗結合,作深刻闡述,佳!

2.    結構平穩,採正反對比立論,並由人事推及自然奧妙之理,使論點更為深刻

3.    第三段文筆流暢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