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詞
異名 |
詩餘、長短句、樂府、曲子詞 |
發展 |
最早可信約在中唐前後,宋代為詞之黃金時代 |
體制 |
分為小令(58字以內,或稱令)、中調(59字至90字,或稱引、近)、長調(91字以上,或稱慢) |
格律 |
限制比近體詩嚴格;依詞調規定填寫 |
演變 |
承襲漢、魏樂府遺風,接受外來音樂影響,並改變唐詩形貌而成 |
風格 |
以婉約(歐、柳、周、李)為正宗,豪放(蘇、辛、陸)為變格 |
中唐 |
韋應物•調笑令、張志和•漁歌子、白居易•楊柳枝 |
唐末 |
溫庭筠、韋莊 |
五代 |
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南唐二主詞) 馮延已(為詞清新,開北宋一代風氣) |
北宋 |
晏殊、歐陽脩、晏幾道(專工小令) 張先、柳永(開慢詞之先) 蘇軾、秦觀、賀鑄、李清照、周邦彥(北宋婉約派集大成者) |
南宋 |
辛棄疾、陸游、朱敦儒(蘇派)、史達祖、姜夔、周密(周派) |
金 |
元好問 |
清 |
納蘭性德 |
備註 |
1. 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收溫庭筠等晚唐、五代詞家十八人作品,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詞集 2. 詞一首,通稱一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兩片的稱雙調。詞調與詞的內容不一定有關 3. 李白被稱為「詞祖」,相傳有菩薩蠻、憶秦娥作品 4. 李煜:詞中之聖、詞中之帝 5. 北宋詞家最早推晏殊、歐陽脩;柳永、張先始創「慢詞」 6. 柳永如詩家白居易,開展詞之體製;蘇軾如詩家韓愈,開展詞之內涵 7. 李清照為「閨秀第一詞人」。辛棄疾被譽為「詞中之龍」 8. 詞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
二、詩、詞、曲比較
|
詩 |
詞 |
曲 |
句式 |
除樂府詩外,每句句式均相同 |
長短句式 |
長短句式 |
字數 |
近體詩字數固定 |
字數固定 |
可加襯字 |
體裁 |
樂府詩:多寫實,貴遒勁 古體詩:多言情,貴溫雅 近體詩:律詩、絕句 |
小令(令) 中調(引、近) 長調(慢) |
散曲:小令、套曲 劇曲:雜劇、傳奇 |
格律 |
分平仄 |
分平仄 |
分平上去 |
押韻 |
樂府、古詩可換韻;近體詩 須一韻到底 |
全闋詞必須照詞譜用韻,詞牌與內容無關 |
曲必須照曲譜用韻,可以重韻(用同一字為多句韻腳),曲牌與內容無關 |
科白 |
無 |
無 |
劇曲有科白 |
音樂性 |
唯樂府詩入樂餘徒誦 |
入樂 |
入樂 |
別稱 |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
詩餘、曲子詞、長短句、樂府 |
詞餘、樂府 |
※詩莊,詞媚,曲俚俗。
※中國四大韻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三、詞人集合
作者 |
字號筆名 |
生平 |
學術 |
著作 |
李煜 |
字重光,南唐後主,世稱李後主。 世人稱詞中之聖、詞中之帝 |
在位十五年後,被俘入宋,封違命侯。太宗時,改封隴西郡公,內心悲苦,終日以淚洗面,居宋二年餘卒 |
擅書畫,以「金錯刀」體名世;精音律,尤工詞。亡國前作品描寫歡樂生活與男女愛情,承續花間詞風;亡國後,多抒亡國之痛,哀怨淒絕。王國維稱:「詞至李後主,眼界始大。」 |
南唐二主詞 浪淘沙 虞美人 |
柳永 |
原名三變,字耆卿,改名永,因排行,世稱柳七 |
青年時期生活放浪,舉進士屢遭下黜,仁宗始登進士第,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後因詞觸犯仁宗去職 |
精曉音律,能自度新曲,變舊調為新聲,詞多男女戀情與羈旅行伇之作,尤善鋪敘,以白描見長,語言淺切自然,不避俚俗,創慢詞,為宋詞開展體製與內容。「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
樂章集 雨鈴霖 |
蘇軾 |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
二十二歲登進士第,曾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時,奉召回京,後來新黨得勢,屢遭貶謫,最遠貶至惠州、儋州,後遇赦北歸,病死常州 |
文章汪洋宏肆,長於說理,詩詞書畫造詣高,與父洵、弟轍並稱,同列名唐、宋古文八大家;詞屬豪放風格 |
東坡樂府 念奴嬌 水調歌頭 |
李清照 |
號易安居士 |
與夫婿趙明誠志趣相投,能文詞又共同致力金石書畫的蒐集整理;靖康之亂後,流寓南方,夫婿病逝後,孑然一身,晚境淒涼 |
出身詩書世家,善詩,文尤工詞;詞以南渡為界,前期多寫閨情相思,詞風明快清麗;後期生活孤苦,發傷時念舊與懷鄉悼亡之情,詞風蒼涼沉鬱;善白描,意象新奇,表達含蓄,被稱為「易安體」 |
漱玉詞 一翦梅 |
辛棄疾 |
原字坦夫,後改幼安,自號稼軒居士 |
因堅持抗金,受主和派排擠,歷任地方官,甚至以將帥之才閒居近二十載 |
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詞題材廣泛,以抗金國為主調,內容善化用前人典故,與蘇軾並稱「蘇、辛」 |
稼軒長短句 醜奴兒 破陣子 賀新郎 |
※蘇詞曠達超妙,寄曠逸之懷;辛詞豪放沉鬱,多憤慨之氣。
四、字義比較
|
字 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道 |
說 |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韓非子•買櫝還珠) |
|||
不足為外人「道」也(陶潛•桃花源記) |
|||
樂「道」人之善(論語•季氏) |
|||
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 |
|||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
|||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李白•長干行) |
|||
德性 |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論語•憲問) |
||
真理 |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
||
禮樂之道 |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論語•陽貨) |
||
正道 |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論語•子張) |
||
道路 |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孟子•告子上) |
||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
|||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
|||
學說 |
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
||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論語•子張) |
|||
「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 |
|||
引導 |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論語•季氏) |
||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論語•顏淵) |
|||
2. |
還 |
不如,表示希望,含有建議的意味(ㄏㄞˊ)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仍舊、依然 (ㄏㄞˊ) |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歐陽脩•蝶戀花) |
||
猶、尚(ㄏㄞˊ) |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 |
||
更,表示程度(ㄏㄞˊ) |
剪不斷,理「還」亂(李煜•相見歡) |
||
再,表示繼續、重複(ㄏㄞˊ)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
||
且、又(ㄏㄞˊ) |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韋莊•女冠子) |
||
返回(ㄏㄨㄢˊ)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
||
旋轉,通「旋」 (ㄒㄩㄢˊ) |
羅衣何飄颻,輕裾隨風「還」(曹植•美女篇) |
||
立刻(ㄒㄩㄢˊ) |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王維•觀獵) |
||
3. |
更 |
古代夜間計時的用語。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ㄍㄥ) |
羅衾不耐五「更」寒 |
變換(ㄍㄥ) |
「更」改 |
||
愈甚、越發 (ㄍㄥˋ) |
抽刀斷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
再(ㄍㄥˋ)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
五、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向 |
半晌、薪餉、嚮導 |
匋 |
浪淘盡、陶冶、嚎啕大哭、掏取 |
闌 |
闌珊、斑斕、讕言、襴衫、爛漫 |
|
酹江月、酹祭、捋虎鬚、捋起雙袖、界埒(疆域) |
侖 |
綸巾、美輪美奐、掄材、囫圇吞棗、淪肌浹髓、無以倫比 |
畾 |
故壘、重疊、纍纍、酒罍 |
詹 |
儋耳、擔當、膽戰心驚、澹泊、屋檐、譫語(病中胡言亂語) |
麻 |
麾下、靡靡之音、靡爛、糜粥 |
★相近音字
淘ㄊㄠˊ |
淘汰、淘氣 |
濤ㄊㄠ或ㄊㄠˊ |
波濤、浪濤 |
滔ㄊㄠ |
滔天大罪、滔滔不絕 |
韜ㄊㄠ |
韜光養晦、文韜武略 |
六、詞作大觀園
※李白詞選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語譯:一片平遠的樹林之上飛煙繚繞有如穿織,秋天的山巒還留下一派惹人傷感的翠綠蒼碧。暮色已經映入高樓,有人獨在樓上心中泛起陣陣煩愁。 她在玉梯上徒勞無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鳥兒飛回棲宿多麽匆急。什麽地方是你回來的路程?一個個長亭接連一個個短亭。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語譯: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時,秦家的樓上正掛著一弦明月。秦家樓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悽愴離別。遙望樂遊原上冷落淒涼的秋日佳節,通往咸陽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斷絕。西風輕拂著夕陽的光照,眼前只是漢朝留下的墳墓和宮闕。
※白居易詞選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語譯:江南的風景多麽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像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溫庭筠詞選
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語譯:滿懷希望,精心打扮,獨自憑欄,登上高樓。千船過盡,都不是自己心中的人,夕陽西下,斜暉脈脈,江水悠悠。柔腸寸斷,不堪回首江中白蘋洲。
※李璟詞選
攤破浣溪沙
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依闌干。
語譯:荷花香味消失,翠葉凋殘,秋風在綠波間含愁而過,美好的時光就此流逝,容光因而憔悴,令人不忍看到。 綿綿細雨滴醒了尋訪邊塞人的夢,小樓上曲調都吹盡了,心境卻愈感淒涼。多少的淚珠多少的愁恨啊,只有痴痴遠望,倚靠著欄杆。
※李煜詞選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語譯: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腸寸斷。就像白雪飄飛的階下落梅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夢中要回去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茂。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語譯:默默無語孤獨地登上西樓,此時初月像一把彎鉤。深深的庭院裡,梧桐在清秋之季也顯得格外寂寞。 像殘絲亂麻一樣剪不斷,理也理不清,就是這種離別愁緒,是一種不同一般的滋味埋在心底。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語譯:月色朦朧,嬌花吐豔,淡淡的霧氣四處飛揚,這正是個偷偷到情郎那邊幽會的好夜晚。她手提繡金線的鳳鞋,足穿絲襪,躡手躡腳地踏上畫堂前的玉階。 走到了畫堂南畔,見到了情郎,緊靠在他的身邊,嬌怯地顫抖,哎!奴家出來一趟可知有多難,請郎君盡情憐愛吧。
※柳永詞選
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語譯: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淒涼悲切,面對著涼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停止。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篷裡喝著酒,沒有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夫卻已催促著出發。彼此握著手深深望向彼此,淚眼相看,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淒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就縱然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鳳棲梧(又名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語譯:柔和的東風吹過我倚欄已久的高高樓臺。黯黯的春愁,從天邊送來。碧草輕煙殘陽裡,默默靠著欄杆,誰能理解我的情懷? 我要用狂放昏醉,把愁悶排遣趕開,勉強作樂,心情還是不快。人漸漸地消瘦,初衷依舊不改,就是為她憔悴,也是值得。
※蘇軾詞選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語譯: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裡,現在是什麼年代了?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在浮想翩飛,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哪裡像住在人間!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裡,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麼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語譯:一彎新月正掛在稀疏的梧桐上,這時正是夜深人靜,什麽人見到我獨自一人徘徊往來?像縹緲無依的孤鴻之影。 牠受驚嚇飛起卻又顧盼回頭,有多少怨恨可無人能夠領省。揀完了所有的樹枝都不肯停棲,寧願棲宿在寂寞的沙洲熬受寒冷。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語譯:紅花凋殘,青杏還沒成熟,空中燕子成群飛翔,地面綠水繞著住家流淌。枝頭上的柳絮被風吹得愈來愈少了,放眼天涯,何處不見青青芳草! 牆內是懸掛著鞦韆的院落,牆外是寂靜長遠的路途。牆內洋溢著佳人盪鞦韆的歡笑聲,牆外行走的卻是我這個滿懷憂傷失意人,笑聲隨著距離逐漸變小,卻又勾起了我這多情人的一片煩惱。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語譯:你我生死永別,茫茫然己過了十年,就算不去想念你,也難以遺忘,你孤伶伶的墳墓,在千里外遙遠的地方,叫我如何訴說心中的悲涼?現在即使我們相逢,恐怕你也認不得,因為我已憔悴得風塵滿面,鬢白如霜。 昨夜忽然夢見回到故鄉,看見你坐在小屋子窗臺邊,正在梳理妝扮,你看著我,我望著你,一時說不出話,只是淚水直流不知有幾千行。想起每年傷心難過的地方,就是有這月色的晚上,你墳墓所在的山岡松樹旁。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語譯:老夫姑且也來表現一下少年人的輕狂,左手牽黃狗,右臂架蒼鷹,頭戴錦蒙帽、身穿貂鼠裘,帶著上千從騎馳騁在平坦的山岡。為了答謝跟隨太守的滿城觀獵父老,我要親自射殺猛虎,就像孫權一般。 看我舉杯酣飲,胸襟開朗,豪興不減。雖然鬢角已微白,年歲漸老,又有什麼關係呢?就像當年持節雲中的魏尚,不知皇上何時才會派出赦罪使者來,那時我當力挽強弓如滿月,向西北,射殺入侵的天狼(西夏)。
※秦觀詞選
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
語譯:漫霧遮沒樓臺,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樣盼望都是無法找到之處。怎能忍受這孤獨的館舍緊緊關住春天的冷寒,特別是在杜鵑悲啼不停夕陽將暮。 驛站寄來了梅花,魚雁傳送到書素,堆砌起來的怨恨重重疊疊無法指數。郴江幸運而又悠然自得地環繞著郴山,爲了何人又要流向瀟湘去?
※李清照詞選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語譯: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飄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語譯:東尋西找,四周冷冷清清,境況淒淒慘慘,心中一陣陣悲戚。忽暖忽冷的季節,最難保養好身體了。喝上幾杯淡酒,又怎能擋得住傍晚時猛烈的西風呢?天上大雁飛過,正教我傷心,牠們都是我從前認識的老朋友啊! 金黃色的菊花落瓣堆積得滿地都是,花兒憔悴如此,現在還有什麼可摘取的呢?我守著窗口,一個人怎麼才能捱到天黑呢?梧桐葉落,再加上下著細雨,到黃昏時,滴滴答答地響個不停,這番光景,只用一個「愁」字怎能形容得了呢!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語譯:薄霧瀰漫,濃雲滿天,日子又長又悶人,只好對著金獸香爐,看那瑞腦香氣升騰飄散。已經是重陽佳節,枕著瓷枕,躺在碧紗帳裡;夜半時候,已感到秋涼氣息。 黃昏後,對著東籬的菊花喝酒,幽微的香氣,侵滿了衣袖。別說這樣的天氣不會使人煩惱惆悵啊!當西風吹起簾子時,發覺屋子裡的人比屋外的黃花還要消瘦啊!
※辛棄疾詞選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語譯: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但是中原還是看不見。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長了,只有長江的水滾滾東流,永遠也流不盡。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長江,多少興亡事已經過去了。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的統帥,他能獨霸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語譯: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著,但是無處去找孫權那樣的英雄了。當年的歌舞樓臺繁華景象,英雄足跡都被歷史的風雨吹打而隨時光流逝了。如今夕陽照著那草木雜亂、偏僻荒涼的普通街巷,人們說這就是當年寄奴曾住過的地方。回想當時啊,劉裕率兵北伐,武器豎利,配備精良,氣勢好象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劉裕的兒子)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由於草率從事,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倉皇失措。四十三年過去了,現在向北遙望,還記得當年揚州一帶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敵占區裡後魏皇帝佛狸的廟前,香煙繚繞,充滿一片神鴉的叫聲和社日的鼓聲!誰還來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語譯:入夜一城花燈好像是春風吹開花兒掛滿千枝萬樹,又像是被輕風吹落的星星,猶如下雨。驅趕寶馬拉著華麗車子香風飄滿一路。風簫的聲音悠揚激動,玉壺的燈光流轉,整夜的魚龍造型花燈到處飛舞。 盛妝的仕女們有的插滿蛾兒,有的戴著雪柳,有的飄著金黃的絲縷,一路上說說笑笑嫋娜輕盈地朝人群走去。在衆芳裡尋找她千次百度;突然一回首,那個人卻孤零零地站在燈火稀稀落落之處。
※陸游詞選
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語譯:紅潤柔軟的手,捧出黃滕的酒,滿城蕩漾著春天的景色,宮牆裡搖曳著綠柳。東風多麽可惡,把濃郁的歡情吹得那樣稀薄,滿懷抑塞著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回顧起來都是錯,錯,錯! 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得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紅,溼透了薄綢的手帕。滿園的桃花已經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建閣,永遠相愛的誓言雖在,可是錦文書信靠誰投托。深思熟慮一下,只有莫,莫,莫!
七、相關名句
※李煜名句
1.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子夜歌)
2.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相見歡)
3.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見歡)
4.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相見歡)
5.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
6.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
7.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望江南)
8.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清平樂)
9.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
10.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11.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12.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虞美人)
13.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14. 別時容易見時難。(浪淘沙)
15.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浪淘沙)
16.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
※蘇軾名句
1.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2.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
3.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水調歌頭)
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
5.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水調歌頭)
6.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7.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寂寞無人見。(永遇樂)
8.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9.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和子由澠池懷舊)
10. 腹有詩書氣自華。(和董傳留別)
11.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2.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3.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11.~13.節自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14.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洗兒)
15.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川歸)
16.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
17.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
18.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
19.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辛棄疾名句
1.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
2.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3.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
4.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5.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到天涼好箇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6.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8.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9. 人皆欲殺,我獨憐才。(祭陳同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