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發現事理的樂趣 理查•費曼
一、翻譯文學作家
作 者 |
筆名籍貫 |
生 平 |
學 術 |
著 作 |
梭羅 1817~1862 |
亨利•大衛•梭羅 |
美國人,十歲即寫下第一篇散文――四季,大學畢業後從事教職,因反對體罰被免職。自此被視為違反傳統的怪人,為更多時間寫作讀書,擔任多種職業,一生為肺病所苦 |
擅長以新鮮具體的形容詞描摹景物,以敏銳的觀察和想像捕捉精彩場景,寄寓深刻哲思。另有非暴力反抗一文,甘地以之號召印度人反抗殖民統治。曾獲諾貝爾獎 |
梭羅日記、 湖濱散記、 湖濱散記選 |
亞米契斯1846~1908 |
義大利人 |
1862年考進莫那德軍校,參加過統一義大利愛國戰爭以及抗擊奧地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他在參軍時便開始寫作,戰爭結束退伍後從事教育工作。他熱中教育、關心教育,並爲之奉獻大半生命,被譽為「義大利民族作家」、「人民教育者」 |
1870年以前,軍旅生活的體驗反映在他的作品中,1870年以後,開始從事教職,反應教育事業的愛的教育、一個教師的故事、學校與家庭之間等作品相繼出版,廣受全球讀者喜愛,為他奠定了在文壇的不朽地位 |
戰地生活、愛的教育、 爸爸的看護者 |
芥川龍之介1892~1927 |
本姓新原,被姨媽撫養,後改姓芥川 |
世代為士族,家中充滿琴棋書畫的趣味及文學藝術的氣氛,自幼耳濡目染,天資聰穎秀異。日本文壇巨擘夏目漱石的入門弟子,今芥川獎為紀念他而設 |
小說羅生門中最知名的作品為竹藪中,為黑澤明改為電影,借「羅生門」為名,獲金棕櫚獎。畢生追求完美,被文評者認為是日本近代文學的基石之一 |
芥川龍之介的世界 蜘蛛之絲、 竹藪中 |
理查•費曼 1918~1988 |
美國紐約人 |
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博士,曾任康乃爾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校教授。西元一九六五年與美國史溫格等人共同獲諾貝爾物理獎。為二十世紀傑出的物理學家 |
有關物理的科普著作,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暢銷全球。擅長以深入淺出、活潑有趣的筆調,讓人感受物理之美 |
別鬧了,費曼先生 你管別人怎麼想 |
二、翻譯文學大家
1. 晚清的林紓譯法國小仲馬名著「巴黎茶花女遺事」。
2. 五四之後代表者為:夏丏尊、梁實秋、徐志摩、冰心。
(1) 夏丏尊翻譯愛的教育。
(2) 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三、字義比較
|
字 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苟 |
姑且、暫且 |
我不太能「苟」同的觀點 |
隨意、草率 |
一絲不「苟」 |
||
如果 |
「苟」志於仁,無惡也(論語•里仁) |
||
「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 (墨子•非攻) |
|||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三字經) |
|||
2. |
衷 |
內心 |
極為熱「衷」、言不由「衷」 |
心意 |
有所苦「衷」 |
||
真誠的 |
互訴「衷」情 |
||
3. |
捷 |
快速 |
「捷」足先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