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遊六橋待月記 補充講義 | 教學講義(一)
2010-02-03 18:53:16 |
|||||||||||||||||||||||||||||||||||||||||||||||||||||||||||||||||||||||||||||||||||||||||||||||||||||||||||||||||
http://blog.sssh.tp.edu.tw/forchin/1781 |
|||||||||||||||||||||||||||||||||||||||||||||||||||||||||||||||||||||||||||||||||||||||||||||||||||||||||||||||||
晚遊六橋待月記 補充講義 明代科舉以「八股文」取士,所謂八股就是:破題、承題、起講、提比、虛比、中比、後比、大結。也就是說明代科舉應試的文章在結構與字數上都有嚴格的限制。讀書人為了求取功名,不得不在八股文上耗盡心力。於是性靈、情致斲喪殆盡。「八股文」又稱「時文」,可見其流行程度。茲將整個明朝的散文發展概述於後: (一)明初 承元之遺風,頗極纖穠,僅宋濂文雅醇,劉基文雄奇。 (二)明代中葉 前後七子以「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為口號,欲振興古文,但並未達成目的,因為他們錯將「擬古」為「復古」,使文章缺乏獨創之精神與風格。
(三)萬曆中 反對擬古的公安派興起,公安派的領導者為三袁兄弟。
三袁對於文學有極為可貴之認識: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學,亦有其獨特之價值,故不該貴古賤今。於是公安派的文學主張: 1.反對復古、擬古。 2.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寫作態度。 3.重視小說民歌。 稍後於公安派的是竟陵派,以鍾惺、譚元春為領袖。兩人皆是湖北竟陵人,故稱竟陵派。其文學理論與公安派差別不大,所不同者,詩文風格和公安之清新輕俊相比較為幽深孤峭而已。公安、竟陵兩派為明萬曆中葉以後的文學主流,流行時間達五、六十年之久。文學史稱這種以抒發性靈為主的文章為「小品文」。 (四)明代的古文大家是歸有光 他的文章取法韓、柳、歐、曾,黃宗羲的明文案序則稱歸有光為明文第一。且清桐城派的姚鼐編古文辭類纂時,明文只選錄歸有光一人之文。 (五)晚明小品文最出色的作家是張岱 其山水遊記清麗可誦,記事、言情、說理之作,甚至序跋一類的作品莫不信手揮毫,情趣百出,可謂集小品文之大成者。
二、明代重要作家作品之特色 (一)歸有光 善於以清淡之筆,通過細微的日常瑣事寫出自己心中真摯的情感,娓娓道來,感人至深。影響了晚明崇尚淡雅的風氣,如:項脊軒志、寒花葬志。 (二)袁宗道 議論文字用活潑靈動之筆寫出,透露出一點市井味道;遊記寫景或感慨抒懷,或以閒筆勾畫人物風貌,或點染江山之變,各具特色,如:龍湖、江上遊記。 (三)袁中道 創作多本色語,從自己胸臆流出,文筆超脫,行文簡練,深得小品天然之趣,如:李溫陵傳、西山遊後記之一高梁橋。 (四)鍾惺 以巧筆寫出心中幽隱之情,清麗渺遠,清脫雋永,如:岱記、修覺山記。 (五)譚元春 遊記洗鍊通脫,涉筆成趣,卻不免陷於孤峭聱牙,如:自題湖霜草、初遊烏龍潭記、再遊烏龍潭記、三遊烏龍潭記三篇。 (六)張岱 語言清麗,形式活潑,個人遭逢易代的不幸,構成他的文學內涵,本身就是晚明小品的體現,綜合公安、竟陵二派的神髓,人稱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如: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說書。 〈※梅妻鶴子林和靖〉 名逋,字君復,北宋錢塘人,諡號和靖先生。性情恬淡,終身不願為官,隱居於西湖孤山旁,以養鶴種梅為生,所以有「梅妻鶴子」的雅稱,而其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為詠梅詩之絕唱。在今孤山北麓,九曲橋邊有「放鶴亭」,以紀念這位淡泊的詩人。
眾芳搖落獨鮮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山園小梅) 一、文學常識 (一)認識「記」 1.古人將以「記」名篇的文章,稱為「雜記體」。 2.通常可分為山水遊記、亭臺名勝記、書畫雜物記和人事雜記等四種(前者為一大類,後三者為一大類)。
(二)古文運動在明代 1.代表人物: (1)明初開國文臣:宋濂、劉基、方孝孺 (2)擬古主義:前後七子-「文崇秦漢、詩必盛唐」、「模擬為創作文學的途徑」 (3)唐宋派(八家派):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 2.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因此定名,並尊韓愈為八大家之首。 (三)公安派 1.背景:為明萬曆年間的文學流派。 2.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袁)。 3.文學主張: (1)反對模擬,反對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擬古派古文。 (2)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口號。 (3)不強調聖人的「文以載道」,文學作品不能沒有內容,重視文學的真實情感。 (4)主張意達情暢,反對艱澀難懂。強調「寧今寧俗,不肯拾人一字。」 (5)重視小說民歌的價值。 (6)晚明散文家張岱對袁宏道的的稱譽:「古人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 (7)影響了晚明小品文的興盛。 (四)明代小品文
(一)字義辨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