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3-2 世界文明的交會 | 高二講義

2010-12-16 23:02:38


http://blog.sssh.tp.edu.tw/cwchistory/2714

高二歷史3-2 世界文明的交會

一、中南美洲古文明

項目

馬雅文明

阿茲提克文明

印加文明

地點

中美洲猶加敦半島

墨西哥盆地

南美洲安地斯山脈

都城

提卡爾

 特諾奇蒂特蘭

 庫斯科

時間

4-9世紀成熟

10-14世紀逐漸消失

14世紀興盛

15世紀興起

16世紀帝國興盛

滅亡

14世紀,原因不明

1521西班牙人柯特茲攻陷

1531西班牙皮薩羅進入

1532處決印加國王

天花傳入,人口銳減

政治

 獨立城邦 

部落軍事聯盟,高度專制

氏族部落,酋長政教合一

分為貴族和非貴族階級

統一帝國,具完備的官僚體系

經濟

1.高地闢梯田,窪地築台田,種植玉米、薯類

2.遠距貿易,各城邦間有貿易往來

1.湖畔造田→浮動園地

2.種植玉米,耕作技術原始

3. 手工業 發達

4.遠距貿易興盛

1.開闢梯田,興修水利

2.種植玉米、  馬鈴薯

3.冶煉金、銀等金屬

4.  公路網 ,具郵遞制度

宗教

1.均是 多神 的自然崇拜

2.皆有  以人獻祭  的傳統

有靈魂不朽,天堂來生的觀念,  羽蛇神 信仰

相信神是普遍存在,人的生活受宗教控制

相信卜兆預言與巫術醫病

文化

文字

意音文字

象形文字

以結繩和顏色為符號

曆法

太陽曆

(18*20+5日禁忌)

一年365天,置閏

一年12個月

建築

巨型階梯式金字塔

金字塔、城市宮殿建築

太陽神廟、馬丘比丘城

其他

零的符號和二十進位法

 

從植物當中提煉出古柯鹼和奎寧等特效藥品

◎阿茲提克人的傳說→墨西哥國旗國徽

相傳,阿茲提克人所崇拜的戰神輝齊羅波奇特利曾帶來啟示:如果看到一隻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那就是適合定居的地方。阿茲提克人在墨西哥盆地遇到這種現象,於是在那裡繁衍生息。「墨西哥」這一名稱是由戰神的別名「墨西特利」演變來的,「墨西哥」的意思就是戰神指定的地方。

 

二、海外探險、貿易與殖民

(一)大航海時代的開展

1.        中國的海外活動由盛而衰

時間

15世紀(1405-1433),共七次,歷經成組、仁宗、宣宗三朝

代表

鄭和下西洋(西洋:東南亞海域和印度洋 )

目的

 政治 動機為主 →宣揚國威和搜尋惠帝,經濟動機為輔

結果

明朝仍採取朝貢貿易,鄭和之後,中國航海事業停頓

影響

促進中國和東南亞的經濟和文化互動,以及華人移民

 

2.        歐洲的海外活動逐漸興盛:追尋基督徒(宗教)和香料(經濟)

時間

15-16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

動機

經濟

歐洲商業發展熱絡,對東方商品的渴求,但幾經轉手而價格高昂

  馬可波羅 遊記》的吸引,但陸上交通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阻擋

政治

尋找非洲的基督徒國家,與之結盟共抗伊斯蘭

宗教

延續十字軍精神,傳播福音

有利

條件

技術

地理知識:  地圓說 

科學技術的發達( 羅盤)、造船技術提升、火炮的改良

贊助

歐洲王室的支持

         

葡萄牙

發展

1.      亨利親王設立航海學校,有系統教授航海知識,並鼓勵向外擴張

2.      1488發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8達伽瑪沿非洲經好望角,首航到印度;開始建立遠東商業據點:印度、麻六甲、澳門(1557)、日本

3.      1500加伯拉爾沿西非海岸航行,被強風吹至南美洲 巴西

結果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獨占東方海上貿易: 香料 貿易

1.      設東印度總督加強亞洲海域控制

2.      占領少數貿易據點,以武裝和商貿維持航路

西班牙

發展

1.      義大利人哥倫布得西班牙王室支持,1492年登陸美洲(西印度群島)

2.      1521西班牙柯特茲攻陷阿茲提克;1522麥哲倫環球一周

3.      1531西班牙皮薩羅進入印加

4.      擴張亞洲據點:菲律賓(1565-1898)、台灣北部(1626-1642)

結果

海外探險工作與  殖民 相結合:殖民帝國

1.      中南美洲的金銀大量運往西班牙

2.      開發經濟作物栽植,勞役印地安人,並傳入疾病(天花)

3.      改變中南美洲族群(引進 黑奴 )和摧毀當地土著文化

荷蘭

發展

十六世紀末期興起→荷蘭人號稱「  海上馬車夫 

1.      發達的造船系統和成立特許公司(1602荷屬東印度公司、1621西印度公司)的手法,成功挑戰西班牙海上權威

2.      建立貿易據點:好望角、錫蘭、麻六甲()、爪哇( 巴達維亞)、台灣

3.      建立北美殖民地( 新阿姆斯特丹 )

結果

至十七世紀上半葉,荷蘭成為強大海權國家,與英國競爭

英國

發展

十六世紀中後期興起

1.       1588  英西海戰,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2.      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600成立,與荷蘭競爭亞洲香料貿易

3.      取得印度;加勒比海地區英、荷競爭激烈

4.      1651〈航海法〉,禁止荷船至英屬殖民地運貨
  →
1652-1674三次英荷戰爭

結果

確立英國海上霸權地位

 

    西班牙、葡萄牙海上勢力劃分:近代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劃分勢力範圍之始

1494

(教宗子午線)

1529

(太平洋子午線)

托德西拉斯條約

薩拉哥薩條約

西班牙占有大部分美洲

西班牙占有大部分美洲

葡萄牙占有巴西

葡萄牙占有非洲和亞洲

劃分大西洋

劃分太平洋

 

 

 

 

 

 

 

 

 

 

 

三、世界文明的交匯: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影響

內容

政治上

歐洲的擴張活動 帝國 主義興起

經濟上

1.擴大世界市場,將全球貿易納入資本主義

2.歐洲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向大西洋,歐洲王室財富累積

3.造成經濟體質的改變

  (1)建立 銀 本位制(中國)

  (2)資本主義興起

  (3)影響了商業

          農業

          工業

          物價革命

  (4)重商主義的興起

  (5)使行會沒落,以城鎮為中心的工商業轉變以國家為考量

文化上

基督教文明的傳播,或影響弱勢文化的滅絕(因:殖民壓迫和 疾病 )

增長歐人見聞,修正原有觀念,如原住民、中國人

物產交流

1.東方香料、絲綢、瓷器、  茶葉 傳入西方,西方飲食因之改變

2.美洲菸草、玉米、蕃薯、馬鈴薯、蕃茄、南瓜、咖啡、可可、蔗糖進入歐洲,成為歐洲飲食一部份,之後隨歐洲人航海活動,成為全球性作物

3.歐洲把馬、羊、牛、豬、雞、鴨介紹到美洲

 

◎物價革命

時間

十六、十七世紀

原因

歐洲人殖民中南美洲,將黃金白銀運回歐洲,但物資並無增加

人口持續增長,農產品、商品逐漸匱乏,造成物價上揚

情形

1.      以西班牙物價暴漲最為嚴重

2.      英國較晚發生,約從1550年開始,至17世紀中葉達到顛峰,是16世紀初的三倍以上

影響

1.西歐農民自14世紀起,每年只要附地主固定的款項,即可取得土地的使用權。通貨膨脹後,金額相對減少(額度不變但金銀變多,支付不困難),加上糧價高,因此農民收入增加,生活獲得改善

2.領固定薪水的平民或地主因為物價上漲,變得更加窮困。從商者卻因商品價格上揚,收益增多,促進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

 

    重商主義

由來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借重農學派名詞而來

背景

地理大發現後,殖民貿易成為各國富強的關鍵,各國為爭取殖民地,發展君主專制國家,促使君主以重商政策來強大國家

特色

1.      重商主義是15-18世紀間,各民族國家的經濟理論與實際政策統稱,是一種通俗學說,沒有深厚的經濟理論

2.      重視財富累積。認為儲存金銀等貴重金屬,是長期累積財富的唯一方法,所以國際貿易的重要目的是累積貴金屬

3.      為了國家的獨立與強盛,主張爭取殖民地。讓殖民地可出產原料,以及消費母國生產產品

4.      重視貿易總額的順差

5.      早期政策大都採行直接或特殊管制方式,限制個別的對外貿易,確保交易皆能對國家金銀存量增加有所貢獻

6.      強調經濟至上的國家主義,並且追求得到人民支持,政府有積極照顧人民生活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