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4-1 近代歐洲的興起
導論:1500-1800期間,世界史發展的三大趨勢:一是歐亞大陸前後出現區域性的霸權,多半採行專制,向外擴張發生衝突;二是西方國家積極發展遠洋航海事業,擴張政治和商業勢力,加速近代世界的形成;三是西方思想文化顯著發展,促進各種新觀念的產生(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這三百年是西方和非西方世界勢力消長的轉變期。
壹、近代國家的興起
一、定義
我們現在所稱的「國家」,是民族國家的概念,源於15世紀,19世紀逐漸普及。自然情況下國家民族組成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意即民族國家的重要性並非民族純一,而是該領土中絕大多數人民有一致的國家認同感,人民生活在一個主權獨立的政治組織下,分享共同利益和希望,此一概念稱為「國家意識」。
二、代表:英國、法國、西班牙
興起
背景 |
1.十字軍東征的影響:私戰減少、封建動搖、動員經驗
2.中古後期商業復興,中產階級支持王權以保護其商業利益
3.十二世紀後羅馬法復興,法治提振
4.蒙古西征,火藥傳入歐洲,君主軍事征服力大增
5.文藝復興時期帶動方言文學盛行
6.十六世紀後新政治理論的出現:馬基維利、波丹、霍布斯
7.宗教改革後,教會式微或教會國家化,且宗教戰爭的對抗局勢有助民族認同 |
代表一 |
英法百年戰爭 |
時空 |
1337-1453,戰場於法國境內 |
起因 |
1. 王位繼承:(英)愛德華三世 vs 菲力六世
2. 領土糾紛:諾曼地公爵征服者威廉入主英國後,英王同時兼有英法兩國領地,甚至有時超越法王所轄
3. 爭奪法蘭德斯 |
對戰 |
英國步兵、弓箭手等,對戰法國封建騎士
英王愛德華三世領兵進攻法國,法國初期敗退,戰爭後期法國開始使用火炮和聖女貞德提升法國士氣,最後英國戰敗 |
結果 |
英國 |
失敗,英國喪失在法國領地,專心從事海上發展
戰爭失利引發國內貴族爭權:「薔薇戰爭」(約克vs蘭開斯特)
都鐸家族亨利七世結束內戰,開啟都鐸王朝(1485-1603) |
法國 |
查理七世取得勝利,法國領土統一
戰爭動員經驗亦助於法國提升王權
繼位者路易十一,打擊國內貴族勢力 |
1. 兩國長期對戰,促進英、法兩國的民族認同感
2. 封建騎兵衰微,平民步兵和火藥的使用日益重要 |
代表二 |
西班牙 |
1469AD卡斯提爾王國和亞拉岡王國聯姻,西班牙王國形成
1492AD出兵驅逐南部伊斯蘭勢力格蘭那達,推動宗教上的一統
支持海外探險工作,如伊莎貝拉資助哥倫布出海 |
特徵 |
1. 以民族國家的型態出現,國家疆域和民族領域大致吻合
2. 具強烈的主權意識,對內加強統合,對外打擊威脅
建立官僚體系
成立國家武力
推動財政改革
3.採行中央集權 |
類型 |
君主制 |
國王為一國象徵和人民效忠對象,為世襲王朝:西班牙、英國、法國
君主專制是政治主流,以16世紀之法國為專制王權典範
英國發展君主立憲制度 |
共和制 |
政權掌握在選舉而來的個人(貴族)或團體(商人)之手,如義大利城市、瑞士各邦、荷蘭 |
|
|
|
|
|
三、英國世系
諾曼王朝
(1066-1154) |
威廉一世→亨利一世 |
金雀花王朝
(1153-1399) |
亨利二世→獅心王理查(十字軍)→約翰王(同時擁有大片法國領地故稱「安茹帝國」,後與法國戰爭,被迫簽訂大憲章 )→亨利三世→愛德華一世→愛德華二世→愛德華三世→理查二世 |
蘭開斯特王朝
(1399-1461) |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薔薇戰爭1455-1485)
英法百年戰爭時期 |
約克王朝
(1461-1485) |
約克公爵理查(與亨利六世爭權失敗)→愛德華四世→愛德華五世→王叔理查三世篡位 |
都鐸王朝(1485-1603) |
亨利七世 |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創英國國教派) |
愛德華六世→血腥瑪麗→伊莉莎白
1588年英西海戰,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強權 |
斯圖亞特王朝
(1603-1714) |
詹姆士一世
堅信君權神授,與國會發生衝突,壓迫清教徒→1620五月花號 |
查理一世( 清教徒 革命)
專制政權,曾解散國會;國會圓顱黨vs國王騎士黨爆發內戰
簽署《權利請願書》 |
護國主克倫威爾(英國史上唯一共和時期)
清教徒首領,獎勵工商,通過《航海法》與荷蘭競爭海外貿易 |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光榮 革命)
恢復專治和天主教,再度引發國內對立:國王托利黨vs反國王惠格黨
光榮革命後,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國王與國會共享政權,專制王權結束 |
(荷蘭親王)威廉三世
1689AD簽署《 權利法案 》,國會成為英國最高立法機構 |
漢諾威王朝
(1714-1901) |
(日耳曼選侯)喬治一世→喬治二世→喬治三世
出現首相和責任內閣體制,但王權尚未完全虛級化,但已擺脫專制王權 |
◎英國議會制度的演變
名稱 |
時間 |
簽署者 |
內容 |
大憲章 |
1215 |
約翰王 |
徵收新稅須經議會批准 |
權利
請願書 |
1628 |
查理
一世 |
1.非經國會投票,國王不得向人民徵稅
2.未經法院判罪,政府不得拘捕科罰人民 |
權利
法案 |
1689 |
威廉
三世 |
1.國王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徵稅募兵
2.議員在國會中有言論自由
3.不能否決國會法案 |
貳、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與發展
背景 |
教會 |
1.教會危機:大分裂、大公會議運動、亞威農的巴比倫之囚
2.教會世俗化、教宗權威低落、教士素質不佳 |
思想 |
基督人文主義批評教會腐化,主張回歸信仰儉樸精神 |
文化 |
1. 文藝復興的影響
2. 方言興起和印刷術的推廣 |
政治 |
民族國家漸趨成熟,各國國王和中產階級不滿教宗掌控 |
經濟 |
1. 教會擁有眾多教產,又向人民開徵稅收,加重人民負擔
2. 教會斂財,如出賣贖罪券、買買教職
3. 羅馬教會的經濟理論與新興的資本主義精神格格不入
◎中世紀後期的日耳曼四分五裂,大大小小的邦國都處於羅馬教廷控制之下,名目眾多的稅收使大量的財富流向羅馬。日耳曼地區因而有「羅馬教皇的乳牛」稱號。
◎教宗利奧十世發售贖罪券:「當你購買贖罪券的銀錢叮噹落在箱子,你的親人就從煉獄的火焰中出來了。」 |
首倡者 |
日耳曼人馬丁路德,1517AD於威登堡教堂張貼「九十五條論證」 |
主張 |
1.「因信稱義」理論,因信而得救贖
2.強調聖經是信仰權威,並非仰賴教會或教士
3.革除教會積弊,建立與聖經理念相符的教會 |
發展 |
得到日耳曼王侯支持,建路德教會,傳於北德、丹麥和瑞典 |
◎宗教改革並非自馬丁路德開始,更早的先行者:捷克的胡斯
捷克長期受到日耳曼貴族和教會的重稅壓迫,1412年教皇在捷克濫發贖罪券,身為布拉格大學校長的胡斯公開表示與教會決裂,與人民共同反抗教會。在胡斯的召喚下,布拉格的貧民和學生舉行示威,引起教皇震怒,因而下令解除胡斯的教職工作,並驅逐胡斯。胡斯開始翻譯捷克文聖經和講道,於1414年宗教大會上被判為異端,並遭到逮捕。最後,胡斯於1415年處以火刑,激起捷克民眾暴動。胡斯骨灰隨風飄落萊茵河,也灑下日後宗教改革的種子。
二、新教的擴散
教派 |
倡導人 |
傳播地區 |
主張 |
路德教派 |
馬丁路德 |
北德、瑞典、丹麥 |
因信稱義、聖經至上
人人是教士(解經者和傳道者) |
英國國教 |
英國國王
亨利八世 |
英國 |
因離婚問題而爆發,1534AD英國通過《至尊法案》,英王政教合一,英國教會稱為聖公會 |
喀爾文
教派 |
法國人
喀爾文 |
法:休京拉派
(胡格諾)
荷:改革教會
英:長老會 |
1. 著《基督教原理》,主張預選說和勤儉致富
2. 教會自治,組成長老會,重長篇證道
3. 聖經至上、簡化宗教儀式(只行聖餐和洗禮) |
新教共同特徵
1. 重信仰而輕善功
2. 奉聖經為最高權威
3. 宗教的個人主義,個人透過聖經直接與神交通
4. 崇拜方式簡單,教堂佈置儉樸 |
三、羅馬教會的革新
背景 |
1530年代開始,受到新教運動的壓力 |
改革 |
教宗保羅三世於1545-1563AD召開「特倫特大公會議」
改革內容包含:禁止販售大赦券、要求教士嚴守清規、成立學校訓練教士,並堅持只有教會有權解釋聖經 |
組織 |
1540羅耀拉成立耶穌會
◎來華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郎世寧 |
三、宗教改革的影響
正面影響 |
1.瓦解西歐一統教會,造成信仰多元化
2.新教強調聖經權威,促進聖經翻譯,提升各國語言的文學層次
3.馬丁路德提倡個人恪守天職
4.喀爾文鼓吹勞動致富,榮耀上帝→助長資本主義
5.強化各國民族意識,加速各國教會民族化,有助民族國家的建構 |
負面影響:引發宗教戰爭 |
挑起宗教狂熱,帶來宗教對立和戰爭 |
日耳曼 |
路德改革後,日耳曼教會南北分裂,自1520AD開始時有戰爭
1555AD簽訂《奧古斯堡條約》,確立路德派合法地位,各諸侯有權規定其領地內通行的合法宗教(一國一教) |
法國 |
喀爾文教派VS 天主教的宗教問題
1572AD聖巴托羅繆節,新教徒遭屠殺
1584AD三亨利之戰(王位爭奪):王室、吉斯家族(舊教)、波旁家族(新教)
1598AD亨利四世頒布《南特詔令》,改宗天主教,寬容新教徒
1685AD路易十四廢《南特詔令》,造成法國新教徒逃往荷蘭、英國 |
三十年戰爭 |
時空 |
1618-1648,日耳曼地區 |
陣營 |
舊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舊教諸侯、西班牙、教宗、波蘭
新教:日耳曼新教諸侯、丹、瑞典、荷、俄、 法國 |
結果 |
簽訂《西發里亞和約》
荷蘭學者格勞秀斯歐洲列國制度確立 |
影響 |
加深日耳曼的分裂,延緩統一
法國擊敗西班牙,躍升為歐陸強權
瑞士和荷蘭獨立,歐洲各國確立主權平等的原則
宗教熱情逐漸消退 |
◎補充:法王路易十四
政治 |
「朕即國家」的專制政權,並以「太陽王」自居,建凡爾賽宮 |
經濟 |
成立法屬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授其特權從事海外競爭 |
文教 |
1.助長法國文學,法語成為歐洲外交通行語言
2.1666AD創立法蘭西科學研究院 |
宗教 |
1685AD廢除《南特詔令》 |
外交 |
1. 參加三十年年戰爭,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原則,加入新教陣營,最後獲勝
2. 擴軍征戰,鼓吹「天然疆界」政策→財政困難→加稅
3. 為助其孫取得西班牙王位,與歐洲國家樹敵,爆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参、近代國際關係的發展
重要特色 |
形成與特色 |
列國制度 |
近代民族國家形成後,歐洲形成主權國家互爭高下的局勢
藉由三十年戰爭簽訂〈西發里亞和約〉確立主權平等的原則 |
均勢 |
一統帝國和一統教會的瓦解,歐洲不再有超強國家力量,來操控國際秩序的運行,轉而形成列國權力制衡的均勢情形 |
常駐大使 |
1.各國開始透過外交手法尋求和平,逐漸發展出外交制度 →外交部
2.駐外大使一方面代表國家與他國交涉,一方面刺探情報做為政府外交工作參考 →職業外交官 |
國際法 |
1.荷蘭學者格勞秀斯〈論戰和之法〉,將國際法系統化
2.國際法是主權國家間的法律,其觀念源於自然法
3.內容包含:中立條款(中立國)、交戰規定(互換俘虜)、海事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