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講義 | 講義及學習單

2011-05-23 20:35:19


http://blog.sssh.tp.edu.tw/jinmei/3004

第六課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講義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國際貿易的基礎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的產品交易,範圍包含商品貿易及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移動,又稱對外貿易。

1. 自由貿易:若國際貿易沒有任何人為的貿易障礙,則稱為自由貿易;

2. 保護貿易:若有人為的貿易障礙,則稱為保護貿易。

 

()為何要進行國際貿易:由於任何一個經濟體的要素稟賦factor endowment),如:經濟資源、科技水準等,都是有限且獨特的,透過國際貿易,可以讓各國的資源得以共享,並促進國際分工和專業化生產,使得貿易雙方都獲利。

發生貿易的原因

原因

說明

經濟資源不同

地理環境、天候不同,各國要素 (資源)稟賦不同。

要素缺乏流動性

國際間某些生產要素缺乏流動性。

民情風俗不同

民情風俗不同造成偏好不同,形成不同的需求型態。

生產過程相異

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原料、技術不同。

 

 

()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

1.國際分工的原則:

(1)國際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原意是指世界上各國(地區)之間的勞動分工,是國際貿易和各國(地區)經濟聯繫的基礎。

B.在現代經濟社會,國際分工則是指國與國之間因為資源、技術等的差異,而形成國際分工,其主要目的是:提升生產效率和技術、提高國際貿易利益,進而促進經濟成長、改善生活品質、促進人類福祉。

(2) 國際分工的發生和發展條件

A.社會經濟條件:包括各國的科技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國內市場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會經濟結構;生產力的發展是促使國際分工發生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技的進步是國際分工得以發生和發展的直接原因。

B.自然條件:包括資源、氣候、土壤、國土面積的大小等等。

(3)國際分工的類型:

A.垂直型國際分工:是指生在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差懸殊的國家:工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包括初級原物料供給的分工與生產鏈的分工兩種。

B.水平型國際分工:是指經濟發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國家:發達國家以及一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之間在工業製成品生產上的國際分工。

(A)產業內水平分工:又稱差異性產品分工,是指是指同一產業內不同廠商生產的產品雖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程度,但其外觀設計、內在質量、規格、品種、商標、品牌或價格有所差異,從而產生的國際分工和相互交換

(B)產業間水平分工:是指不同產業所生產的製成品之間的國際分工和貿易。

C.混合型國際分工:是垂直型和水平型結合起來的國際分工,例如:德國與發展中國家進行是垂直型國際分工從這些國家進口農業產品、初級工業原料,並向其輸出工業製成品,而對已開發國家或一部分新興工業國家進行水平型國際分工,例如:進口主要是機器設備和零等,而其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西歐等工業發達國家。

 

2.國際貿易理論:

法則

主張者

   

絕對利益

Absolute Advantage

亞當斯密(A. Smith

1.是指以同量的「生產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投入,一國若能比他國生產出較多的物品,即稱該國對這種物品之生產具有「絕對」優勢,透過專業生產具有絕對利益的產品,進行國際貿易,兩國將互蒙其利。

2.缺失:無法適用於現實經濟社會的限制,如:其中一國,其生產的任何產品都具有絕對利益,而另一國都不具絕對利益時,則絕對利益說則顯有不足處。

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

李嘉圖(D. Ricardo

1.為了修正絕對利益法則在應用上的限制,則有比較利益法則的產生。

2.比較利益法:兩國依絕對利益法則進行國際貿易,顯然有困難,若兩國選擇其具有比較利益的產品生產,再進行國際貿易,兩國才能順利地互通有無、互蒙其利。

3.缺失:是一種靜態假設,未考慮運輸成本、忽略勞動成本以外的其他要素成本,也未顧及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要素的移動是受到限制的。

要素稟賦理論factor endowment theory

赫克爾提出基本論點,歐林系統創立

1.      同種商品在不同國家的相對價格差異是國際貿易的直接基礎,而價格差異則是由各國生產要素稟賦不同,從而要素相對價格不同決定的,所以要素稟賦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根本原因

2.      相同產品相對價格差異主要是因為運輸成本、原料成本及要素成本等的差異。主張一國應出口比較優勢的產品,而進口不具比較優勢的產品

 

 

二、國際貿易政策

()國際貿易的經濟效果:使兩國市場相連,經由價格機能的調節,如圖A、圖C,臺灣稻米出口到美國後,臺灣國內米價會因為供給減少而調升,美國稻米市場進口臺灣稻米後,美國國內米價,會因為供給增加而調降,兩國財貨價格會趨於一致,如圖B中的

()國際貿易政策

政策

自由貿易政策

保護貿易政策

論點

1.任由市場價格機能自由運作的貿易方式,能促進世界經濟資源充分配置、生產技術進步,及提升世界福利水準。

2.缺點:涉及複雜的國際政治關係,在實施上,有其困難存在;對經濟發達國家較有利。

1.以保護本國經濟為考量,有助於相關產業發展、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

(1)保護幼稚產業:本國新興工業

(2)保護夕陽工業:本國無競爭力的工業。

2.缺點:會因為降低國際貿易,而造成國內產品缺乏競爭力、消費者福利降低,國際間易引起報復手段。

政策工具

1.      課徵反傾銷稅:反傾銷稅即對國外廠商以低於生產成本或其國內售價,而傾銷至本國的產品所課的稅。

2.      平衡稅:為了對抗出口國政府給予的出口補貼而課徵的稅。

1.關稅:通常對進口產品課稅,對出口品予以補貼,以達鼓勵出口、抑制進口為目的。

(1)   從量關稅:進口量×稅率

(2)   從價關稅:進口價×稅率

2.進口貿易管制:抑制進口

(1)輸入許可:進口產品必須經主管機關核可。

(2)輸入配額(限額):由政府規定進口種類與數量。

(3)輸出入連鎖制:進口某一價值的商品,必須同時出口等值的本國商品。

3.出口補貼:對本國出口產品給與金錢上的補助。

(1)   低利貸款政策:補貼或降低出口成本。

(2)   出口退稅政策:補貼或降低出口成本。

(3)   以內銷補貼外銷政策:以內銷的高價來補貼低價外銷所造成損失。

4.自動出口設限:出口國應進口國的要求,對出口數量予以限制。

5.行政干預或外匯管制來限制進出口:如提高出口品價格來平抑國內物價。

 

三、匯率與國際金融

()外匯:是指可以作為國際支付工具的外國通貨,如:外國貨幣的現鈔、存款、票據(銀行支票、本票、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等)有價證券(國庫券、公債、公司債、股票等),是對外國貨幣的請求權。

 

()匯率:匯率自由國家,匯率是由家戶、廠商與金融機構等在外匯市場共同買賣外匯所決定的外匯交易價格。因此,匯率是外國貨幣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價格,代表外國貨幣兌換為本國貨幣的比例,其表示方式有兩種:

1.間接報價法(收入匯率):在各國習慣上,以本國貨幣為計算基礎,即外幣/臺幣,若新臺幣1元折合1/29美元,則新臺幣兌美元的匯率為1/29,即NT$1=US$0.034483

2.直接報價法(支付匯率):以外國貨幣為計算基礎,即臺幣/外幣,若1美元折合新臺幣29元,則美元兌新臺幣的匯率為29,即US$1=NT$29

 

()匯率理論:

1.「貨幣購買力平價說」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瑞典經濟學者卡塞爾Karl Gustav Cassel1866-19451914年提出,認為人們所以願意買進外幣,是因為這種貨幣在該國對商品和勞務擁有購買力,而兩國間的匯率決定於貨幣購買力的高低,即由物價水準決定匯率,而不是匯率決定物價水準,當物價水準穩定了,匯率就會穩定。例如:美國物價上漲3%,臺灣物價上漲5%,則兩國間的匯率就會跟著變動,其計算公式:

本國物價指數

外國物價指數

 
 

    新匯率=原匯率(以支付匯率計算) ×

 

此說的限制是其假設:1.國際間的貿易必須完全自由2.所有的商品價格均呈同幅度的變動3.物價為影響匯率的唯一因素 4.影響購買力的因素只有貨幣數量而已

3.      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 此指數是由《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之編輯Pam Woodall19869月推出,是一個非正式的經濟指數,用以測量兩國貨幣的匯率,理論上是否合理?

(1)這種測量方法假定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

本國以本國貨幣計算的當地麥香堡價格

外國以外國貨幣計算的當地麥香堡價格

 
 

(2)兩國大麥克指數購買力平價匯率=

 

 

該商數用來跟實際的匯率比較;要是商數比匯率為低,就表示第一國貨幣的匯價被低估了(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相反,要是商數比匯率為高,則第一國貨幣的匯價被高估了

(3)例如:假設一個麥香堡在美國的售價為 US$2.50,在英國的售價為 £2.00;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 2.50 ÷ 2.00 = 1.25。要是US$1能買入£0.55(或 £1 = $1.82),則表示以兩國麥香堡的售價而言,英鎊兌美元的匯價被高估了 45.6%(1.82-1.25)÷1.25×100%)。

(4)用漢堡測量購買力平價的限制:因為當地稅收、租金、商業競爭力及漢堡材料的進口稅等,可能無法代表該國的整體經濟狀況。

 

()匯率制度:

1.固定匯率制度:政府將本國貨幣與某一主要國家通貨或一籃通貨(currency basket)的兌換率固定在某一水準,又稱為釘住匯率制度(pegged exchange rate system),二次大戰到1973年因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協定條款的約束,世界各國大都採行此匯率制度。而所謂「一籃通貨」就是將本國貨幣釘住數種外幣依某一比例所形成的通貨組合。

2.浮動匯率制度(自由浮動、純粹浮動):市場均衡匯率完全由外匯市場的供需力量所決定,中央銀行不從 事干預性的操作。

3.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原則上由外匯市場的供需決定,但中央銀行隨時可參與外匯買賣,來影響匯率走向,如:因季節性或偶發因素干擾外匯市場正常運作時,本行將適時調節,以維持外匯市場秩序。臺灣目前採用此制度。

 

 

 

 

 

文字方塊: 匯率()外匯市場的供需均衡

文字方塊: 文字方塊: 文字方塊: 外匯數量文字方塊: 111111



文字方塊: 外匯需求曲線文字方塊: 外匯供給曲線

E

 
1.外匯需求的來源:進口商、本國國民出國旅行、留學、經商或洽公、本國對外國的贈予與外援,或中央銀行欲增加外匯持有時,都會產生兌換外幣(即買進外匯)的需求。因此,外匯需求主要是來自外國商品與勞務的進口和本國對外國直接或間接投資增加所造成的資本流出。

2.外匯供給的來源:出口商、外國居民到本國旅行、留學、經商或洽公、外國對本國進行贈予與援助,以及中央銀行減少外匯持有等。因此,外匯供給主要是來自本國商品與勞務的出口和外國對本國直接或間接投資增加所造成的資本流入。

3.外匯市場的均衡:

(1)匯率高低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

(2)匯率越高,如圖中外幣價格越高,外匯供給也越高;反之,外匯越低,如圖中,外匯價格越低,外匯需求就越多。

原匯率-新匯率

    新匯率

 

×100%

 
(3)當本國貨幣需求多供給少,本國貨幣就會升值,對出口商不利、對進口商有利;當本國貨幣需求少供給多,本國貨幣就會貶值,對進口不利、對出口商有利。

  升貶幅度=

 

A.    升貶幅度>0,表示升值;升貶幅度<0,表示貶值。

B.     計算本國貨幣升貶值,以支付匯率計算之。

C.     計算外國貨幣升貶值,以收入匯率計算之。

例如:原來台幣:美元是30:1,現在是29:1,請問:新台幣升值多少?美元貶值多少?

(4) 如圖: 代表均衡的匯率,當匯率=時,E點代表外匯供給量與外匯需求量恆相等,此即外匯市場平衡下的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關係

()國際收支:指一個國家全體居民,在一年內(或一季、半年)所有對外經濟交易的總記錄,包括商品級勞務的進出口、單邊移轉(單方無償性的移轉,如餽贈、援助等)與資金的移入與移出等。國際收入(外匯流入)>國際支出(外匯流出)=國際收支盈餘;國際收入(外匯流入)<國際支出(外匯流出)=國際收支赤字。IMF1993年將國際收支分為:

1.經常帳:記錄商品、勞務的進出口與單邊移轉的總金額。單邊移轉的比例不高,通常不列入計算。當出口>進口時,為貿易順差,就是經常帳盈餘;反之,出口<進口,為貿易逆差,就是將常帳赤字。

2.金融帳:記錄本國購買外國資產與外國購買本國資產的差額。

(1)在此資產包括物質資產,如廠房、建築等,與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當本國購買廠房時稱為對外直接投資;當本國購買外國證券時,稱為對外資產組合投資,這二項都造成資金外流。

(2)若外國對本國購買資產時則造成資金流入。

(3)資金內流-外流的差額=資金流動淨額,若資金流動淨額>0,表示外資對台灣投資是正數,有利本國經濟發展;若資金流動淨額<0,表示表示外資對台灣投資是負數,不利本國經濟發展。

3.資本帳:主要是記錄短期人口移動所造成的資金移轉,如觀光客、外勞等的資金移動。

 

()外匯存底

1.外匯存底的形成:當國際收支發生盈餘時,外匯累積增加,當國際收支發生赤字時,外匯累積減少,歷年來的外匯累積就形成該國的外匯存底。例如:當出口商把本國商品出口銷售之後,得到外幣,存在金融機構裡,這些外幣就是一個國家的外匯存底。

2.過量的外匯存底:通常顯示出經濟狀況的失衡,以及經濟政策的失當。外匯存底的多寡,充其量只能表示對外支付能力的大小,與政績良窳或國力強弱沒有直接的關聯。歐美雖然外匯存底遠遜於亞洲,但民間外匯資產之雄厚,卻非亞洲所能比擬。外匯存底最大的來源是貿易順差,既不是央行的、更不是政府的而是全民的資產。

 

四、國際組織

()依經濟合作程度的深淺,區域性合作方式可分為:

1.論壇:對話、交換意見,不具約束力。

2.自由貿易區:消除關稅或非關稅等貿易障礙

3.關稅同盟:無歧視原則, 指對外必須給予所有會員國相同之最惠國待遇;對內則須對自會員國進口之貨品給予與本國貨品同等待遇之國民待遇。

4.共同市場:除關稅同盟外,生產要素亦可自由移動。

5.經濟聯盟:較共同市場更深一層,會員國在總體經濟政策和管制措施上亦一致。

 

 

 

()主要的國際經濟組織

1. 世界貿易組織(WTO)

(1)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1948年成立以來一直是規範國際貿易最具成效的一套準則,對於強化國際貿易規範、降低進口關稅、減少非關稅貿易障礙等方面均有顯著成果。

(2) WTO簡介:成立於199511日,成立目的在於確保自由貿易,並透過多邊諮商,建立國際貿易規範,降低各會員間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為各會員提供一個穩定及可預測的國際貿易環境,以促進對外投資、創造就業機會、拓展貿易機會及增進世界經濟成長與發展。

(3)原則:互惠、無歧視,即,對外必須給予所有會員國相同之最惠國待遇;對內則須對自會員國進口之貨品給予與本國貨品同等待遇之國民待遇。

(4)WTO除了著重商品貿意外,也重視服務業的貿易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A.服務業貿易協定:世貿易協商的基礎。

B.與貿易相關的智慧財產協定:智慧財產權保護基礎。

(5)我國於200211日以「臺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加入WTO

 

2.世界銀行(WB)

(1)1945成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戰後歐洲復興與開發,1948年以後轉向世界性的經濟援助,以財務和技術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其聚焦放在長期發展、改善貧窮和改善生活水準,提供長期放款給開發中國家

(2)總部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包括兩個發展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 和國際發展協會(IDA),前者針對中等收入但值得信賴的國家提供協助,後者則專注於世界上最窮的國家的協助,如提供低利或免息貸款,幫助需要的國家進行教育、醫療、基礎建設的工作。

 

3.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1)1945年成立:目前有185個會員國,我國早已於1980年四月退出,同年中共加入。其主要目的在於:

A.強化國際貨幣合作,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

B.穩定國際匯率,避免競爭性的匯價貶值;

C.協助成員國建立經常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

D.在有適當保證的條件下,臨時提供會員國資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機會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採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

E.按照以上目的,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等。 

(2)IMF近年來的重要工作:

A.1997年金融風暴時,提供巨額貸款給南韓和印尼政府渡過難關。

B.2008年世界金融風暴以來,陸續提供短期貸款給冰島、希臘、葡萄牙、白俄羅斯、烏克蘭、拉脫維亞、羅馬尼亞、巴基斯坦等國家,做為穩定、振興經濟發展的資金。

(3)國際貨幣基金主要的工作是記錄各國之間的貿易數字,和各國間的債務,並主持制定國際貨幣經濟政策等,為了平衡各國收支提供緊級、短期穩定資金,所借款項必須於5年內償還。世界銀行,則主要提供開發中國家長期貸款,以降低貧窮與提升生活水準。

 

4.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1)簡介:係亞太地區各經濟體高階代表間之非正式諮商論壇,採用自願性原則,由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Robert Hawke )1989年元月倡議組成,旨在加強亞太地區之區域經濟合作各會員均係以經濟體而非國家之身分參與,我國是其會員國

(2) APEC不是一個貿易區塊,而是一種開放性區域協會。各會員體政府之間所達成貿易自由化的協議,都將適用於其他非會員體。這就是APEC部長們所共同決定遵循之開放區域主義的精神。

(3)部長級年會每年舉行一次出席代表為各會員體之經濟部長或外交部長,主任務為決定APEC未來活動之大政方針,並討論區域內重要經貿問題。

 

5.歐洲聯盟

(1)發展:1951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簽訂歐洲經濟共同體及歐洲原子能源共同體協定→1967年合併為歐洲共同體→1993年簽訂馬斯垂克條款→改稱歐洲聯盟。其目的:促進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確保基本價值觀,加強國際合作。

(2)整合最強的區域性組織:涵蓋經濟、社會、外交、國防的整合。如:生產要素、商品自由流通,沒有貿易障礙;人民可以自由遷徙、居住、旅遊等。2002年歐元(Euro)更取代了許多歐盟國家的原有貨幣,迄今,歐盟擁有27個成員國,透過單一市場及單一貨幣歐元的建立,這個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已成功的為歐洲帶來了龐大的商業利益,其貿易額占世界商品貿易的22.8% 及服務貿易的27%,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實體。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學習手冊第5-7課參考答案:

5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D

D

C

D

C

A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CE

C

BD

D

B

A

題號

21

22

23

24

 

 

 

 

 

 

答案

C

C

A

B

 

 

 

 

 

 

6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C

C

B

A

C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BC

B

B

A

B

C

A

題號

21

22

 

 

 

 

 

 

 

 

答案

A

A

 

 

 

 

 

 

 

 

7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B

A

A

A

B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D

B

B

B

C

B

D

題號

21

22

 

 

 

 

 

 

 

 

答案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