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補充講義
(一)左傳資料
作 者 |
相傳春秋時代魯國太史左丘明所撰。(左丘明生平不可考) |
名 稱 |
為春秋三傳之一,亦名《春秋內傳》、《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
根 據 |
孔子據魯史作《春秋》,多所褒諱貶損,左丘明論輯本事而為之作傳,以明夫子不以空言立說 |
內 容 |
編年紀事,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各國之事 |
時 間 |
起自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凡歷十二公,二百五十五年,較《春秋》多記了十三年。 |
注 疏 |
晉•杜預 作《春秋左氏集解》;唐•孔穎達正義 |
特 色 |
以史事為主,也講義例;敘事鮮明,描述生動,文字優美。對後世了解《春秋》經助益甚多。 |
其 他 |
1.《左傳》中有許多與《春秋》經文參差的地方,許多地方有經無傳,也有許多地方有傳無經。
2.桓譚《新論》曰:「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裡,相待而成,有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之也。」
3.一般人以《春秋》為編年史之祖;劉知幾《史通》以《左傳》為編年史之祖;《四庫全書總目》則以《竹書紀年》為編年史之祖
4.後代文學家受其影響的包括:漢司馬遷、班固;唐韓愈、柳宗元。 |
(二)春秋三傳比較
|
左 傳 |
公羊傳 |
穀梁傳 |
作者 |
春秋魯太史左丘明 |
公羊高 |
戰國魯人穀梁赤 |
版本 |
古文經 |
今文經 |
今文經 |
起迄 |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27年,計255年 |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14年,計242年(同《春秋》) |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14年,計242年(同《春秋》) |
內容
比較 |
記春秋史事,以魯史為中心,並旁及其他諸國 |
解釋《春秋》經的義例及微言大義;較豐富。 |
同《公羊傳》,但較不豐富 |
體例 |
編年紀事 |
以問答體為主 |
解經方式 |
以史事解經,多敘史事而少義例 |
以義例解經,多義例而少敘史事 |
特色 |
先秦歷史散文佳構,兼具經學、史學及文學價值 |
對春秋大義的正名分、別善惡之解最為詳盡 |
詳於禮制,說理嚴明;闡發春秋大義最為精當 |
注疏 |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正義 |
漢•何休注
唐•徐彥疏 |
晉•范寧注
唐•楊士勛疏 |
鄭玄評 |
善於禮 |
善於讖 |
善於經 |
范寧評 |
豔而富,其失也巫 |
辯而裁,其失也俗 |
清而婉,其失也短 |
(三)左傳、國語、戰國策之比較
書名 |
別稱 |
作者 |
時間 |
體例 |
內容 |
特色 |
價值 |
備註 |
左傳 |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
相傳為左丘明 |
春秋: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二百五十五年) |
編年史 |
1.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
2.解釋春秋經。 |
1.著重記史
2.敘事詳明
3.描述生動 |
1.先秦歷史散文佳構。
2.漢之馬、班,唐之韓、柳,受其沾溉。 |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
國語 |
春秋外傳 |
相傳為左丘明 |
春秋:
周穆王十二年至周貞定王十六年(五百三十八年) |
國別史 |
1.所載多為春秋之事。
2.錄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之事。 |
1.注重勸善
2.對話風趣
3.刻畫細緻 |
1.國別史之祖。
2.司馬遷作史記的重要參考書。 |
1.所記史實多與左傳不同,著作態度亦異。
2三國韋昭注。 |
戰國策 |
國策、國事、事語、長書、修書、短長等 |
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
戰國:
春秋之後至楚漢之起(二百四十五年) |
國別史 |
1.戰國策士遊說諸侯之事。
2.分十二國記事。 |
委婉善諷
2.練達人事
3.曲盡人情 |
1.歷史散文佳作
2.司馬遷做史記,多採其說書 |
1.書名分歧,經西漢劉向整理定名為「戰國策」。
2.至北宋僅存十一篇,曾鞏加以校訂,復歸三十三篇。
3.東漢高誘注。 |
(四)經學概論
1. 經書乃是記述天道人事的常理的書,原來並非就稱作經,如易、詩、書等。
2. 由五經至十三經:
經數 |
時代 |
說 明 |
五經 |
漢 |
漢武帝置五經博士。
易、詩、書、禮(儀禮)、春秋。 |
唐 |
周易、毛詩、尚書、禮記、春秋左傳。
(唐孔穎達五經正義) |
十二經 |
唐 |
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
(唐文宗開成石經) |
十三經 |
南宋 |
收入孟子。(南宋光宗叢刻十三經) |
註 戰國「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漢代稱為「六藝」。
註‚ 六藝另一義:禮、樂、射、御、書、數。(《周禮.地官.保氏》)
〈五〉、文本淺析
1出處:左傳僖公三十年。
2史書體例:( )(以時間為經,敘述事情發展的經過)。
3背景:秦、晉會師圍鄭,鄭小國,力不能支,有危亡之禍,因使燭之武見秦穆公,以求退兵。
◆秦晉圍鄭之遠因:鄭國( )。
近因:鄭國( )。
4為何說秦:
(1)因鄭文公曾無禮於晉侯,積怨較深。
(2)秦乃應晉侯之請而來,秦軍若退,晉亦不能獨留,鄭圍可解。
5遊說技巧:巧其辭令,剖析(利害)。
(1)亡鄭以陪鄰,且晉君負德辜恩,貪得無厭,終將闕秦→( )。
(2)以鄭為東道主,供行李之乏困→( )。
6遊說重點:句句皆為秦謀,而不為鄭謀。
(1)析以利害(就地理位置說):亡鄭以( )。
(2)動以所欲(就捨鄭之利說):以鄭為( )。
(3)挑起宿怨(就歷史教訓說):晉( )。
(4)警以後患(就晉之野心說):既東封鄭,( )。
7遊說結果:秦不但退兵,還轉而為鄭協防,晉遂不得不退,鄭圍得解。
8字眼:利害。
〈五〉、形音義辨析
字詞 |
字義 |
詞性 |
例 句 |
陪 |
增益 |
動 |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
陪客 |
名 |
今天能請你來作「陪」,十分光榮。 |
伴隨 |
動 |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杜甫.別房太尉墓詩) |
輔助 |
動 |
若舉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終,是社稷之靈,天下之福也。(史記) |
損失、虧損 |
動 |
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三國演義) |
行李 |
行人、使者 |
名 |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兮欲罷彈。(蔡琰.胡笳十八拍) |
出門時所攜帶的行裝 |
名 |
捲捲「行李」,一溜煙走急到省城去了。(儒林外史) |
「行李」百物求備。 |
共 |
供給。通「供」 |
動 |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
雙手抱拳。通「拱」 |
動 |
聖人「共」(ㄍㄨㄥˇ)手,時幾將矣。(荀子.賦) |
環繞、護衛。通「拱」 |
動 |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ㄍㄨㄥˇ)之。(論語.為政) |
分享、合用 |
動 |
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論語.公冶長) |
跟、和 |
連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 |
一起、共同 |
副 |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 |
厭 |
飽、滿足 |
動 |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
憎惡、嫌棄 |
動 |
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左傳) |
微 |
無,沒有 |
動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微」斯人,吾誰與歸。 |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
細小 |
形 |
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 |
暗中、隱約 |
副 |
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 |
「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 |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 |
卑賤 |
形 |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
衰落 |
形 |
天下分裂,而唐室因以「微」矣。 |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 |
精妙 |
形 |
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 |
稍微 |
副 |
汝嫂非不婉嫕,而於此「微」缺然。 |
闕 |
過失 |
名 |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
虧損 |
動 |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
脫漏的 |
形 |
「闕」文、「闕」字。 |
古代宮門外兩邊供瞭望的樓臺 |
名 |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白居易.長恨歌) |
泛指帝王居住的地方 |
名 |
身在江海之中,心居乎魏「闕」之下。(莊子) |
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江紅) |
形 |
音 |
義 |
例 |
易 |
ㄧˋ |
代替。 |
以亂易整,不武。 |
容易。 |
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也。(指喻) |
輕視。 |
客請與對弈,予頗易之。(弈喻) |
改變。 |
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孟子公孫丑上) |
治。 |
深耕易耨。(孟子粱惠王上) |
退避。 |
百沴自辟易。(正氣歌) |
形 |
音 |
義 |
例 |
與 |
ㄩˇ |
親近、交好。 |
失其所與,不知。 |
給。 |
憶昔封書與君夜。(與元微之書) |
助。 |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孟子) |
贊許。 |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
和。 |
秦伯說,與鄭人盟。 |
類。 |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戴,西銘) |
ㄩˋ |
參與。 |
此則人之變也,風何與焉。(黃州快哉亭記) |
ㄐㄩˇ |
舉。 |
選賢與能。(大同與小康) |
〈六〉、意在言外話「婉曲」
本文記鄭國燭之武以其口才說動秦穆公退兵,因而化解晉秦聯軍圍鄭的危機。其中第二段寫鄭文公與燭之武君臣間的一請一辭,燭氏言:「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實乃其婉轉表達未受重用的不滿。說話或作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出本意來,叫作婉曲。因為一件東西隱藏得愈嚴密,人們愈有興趣去尋覓發掘。
請挑出下列屬於婉曲修辭的文句:
1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馮諼客孟嘗君)
2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古詩十九首)
3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以頸血濺大王矣!」(澠池之會)
4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鴻門宴)
5領結是個活套,越拉越緊,老人家的細細脖子怎禁得起,一時缺氧,遂成千古。」(雅舍小品領帶)
6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李密陳情表)
答案:
u
秦穆公與晉惠公的恩怨
秦穆公九年,晉獻公卒後,晉國發生內亂,穆公出兵護送晉公子夷吾回國,即位為晉惠公。不久,晉惠公背信毀約,不肯割讓河西五城給秦國。十二年,晉國大旱,向秦國借糧食,穆公不計前嫌,借糧給晉國,然而,十四年時秦國饑荒,向晉國借糧,晉惠公不但拒絕借糧,且於隔年出兵攻秦,穆公正面迎戰,俘虜了晉惠公,後來靠穆公的夫人(即晉惠公的姊姊)出面為晉惠公求情,穆公才放晉惠公返國,惠公也把河西的土地送給秦國,同時讓太子圉留在秦國做人質。
u
秦、鄭結盟的影響
秦、晉既是同盟之國,又有婚姻之誼,文公入晉即位及霸業之奠定,可說是秦國的大力支持所成,但國際間強權的利害衝突,終使兩國合師而來,分兵而去。燭之武退秦師之事,帶給晉國無比的羞辱與尷尬。雖文公力持「三不」之義,以報秦德,但其死後三年,便有晉襲秦師於殽的大戰役。此役雖有其他原因,可是觀秦、晉兩國由交好而至嫌隙,終成敵國,其間關鍵實在此。
u
人物介紹
燭之武為鄭國大夫,先世受封於燭城,以地為氏,名武。古人姓、名間多用語助詞「之」字聯繫;文中的「佚之狐」亦同於此例。
晉文公性格恩怨分明,其流亡時受辱於衛、曹、鄭三國,所以即位後,假借各種名義,侵曹、伐衛、圍鄭,以報當年之恥。對齊、秦則始終交好。對楚,雖有城濮之戰,卻仍能信守當年「退避三舍」的諾言。
秦穆公重利,故燭之武以「利害」為立論核心。燭氏一番面面俱到的言論以四字收束:「唯君圖之。」所圖為何?「唯利是圖」而已。穆公圖利,故最後能言聽計從,甚至「與鄭人盟」,面對昨日的女婿兼盟友,一旦決裂,竟毫無愧疚,亦可見穆公一代梟雄的性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