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課至附錄二課後學習單解答 | 學生學習資料

2011-12-07 13:55:44


http://blog.sssh.tp.edu.tw/long0909/3315

第十一課  蒹葭

課後活動學習單解答

《單一選擇題》

A1.蒹葭一詩中「伊人」的指涉對象,歷來有不同的說法,因而產生多重的解讀方式。依據詩意,下列最不適宜用來解讀「伊人」一詞的選項是: (A)青梅竹馬的佳人 (B)任賢用能的國君 (C)才德兼備的賢者 (D)志同道合的知己。

(A)應為「思慕不得的佳人」。

A2.有關蒹葭一詩的說明,錯誤的選項是: (A)詩中具體而微的描繪出伊人的外貌形象 (B)以蕭瑟寥落的深秋之景,烘托出詩人追尋不得的惆悵 (C)全詩情韻飄緲,引人深思,王國維人間詞話稱此篇「最得風人深致」 (D)出自秦風,為甘陝一帶歌謠,在多車鼓之聲的秦風詩篇中,別具風格。

(A)此詩完全未提及伊人之容貌形象。

B3.下列皆為孔子論詩的文句中,其中最能表達詩經之基本特質的選項是: (A)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B)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C)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以為 (D)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A)記人立身成德之法。語譯:以詩感發人心,以禮立身行事,以樂化成德性。論語泰伯 (B)言詩經之要旨。語譯:詩經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話概括它,就是使人性情純正。論語為政 (C)言學詩貴在適用。語譯:誦讀詩三百篇,授予他政事,不能完成。派他出使各國,不能單獨應對;雖然詩讀得多,又有什麼用呢?論語子路 (D)旨在勸人學詩。語譯:弟子們!為什麼不學詩呢?詩,可以激發人的志氣、鼓起人的善心,可以觀察政治的得失,可以使人和睦樂群,可以抒發個人的哀怨;學詩的好處,就近處說,可以用來侍奉父母,就遠處說,可以用來侍奉君上;而且還能多記憶鳥禽、野獸、花草、樹木的名稱。論語陽貨

4.6.為題組:下列四首詩歌皆選自詩經,請閱讀後回答4.6.題。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死!

()青青子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注釋:

:摘取。

:草木果實很多的樣子。

語譯:

()在河洲邊關關啼叫的雎鳩,是多麼恩愛啊!那文靜而美麗的淑女,正是高雅君子所要追求的理想伴侶。或左或右不停地想要拾取水中參差流動的荇菜,正如對那美麗女子寤寐不忘的追求一般。追求不得,便在睡夢中也想著她,無盡的思念,使得自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或左或右地去採擇水中參差流動的荇菜,那位美麗的女子,彈琴鼓,互相友愛。或左或右地回水中參差流動的荇菜,我要敲鐘打鼓,用以愉悅她。周南關

()桃樹長得嬌嫩茂盛,花兒開得多麼鮮豔。在這美好的時節,這個女子要出嫁了,到了婆家,一定會和家人相處融洽。桃樹長得嬌嫩茂盛,果實結得多麼豐碩。這個女子嫁到了婆家,一定會和家人相處融洽。桃樹長得嬌嫩茂盛,葉子又是如此繁密。這個女子嫁到婆家,一定會和家人相處融洽。周南桃

()看那老鼠還有皮,做人怎能沒禮儀?做人如果不懂禮儀,不死還能做什麼!看那老鼠有牙齒,做人怎可沒禮節?做人如果不懂禮節,不死還在等什麼!看那老鼠有形體,做人怎能沒禮貌?做人如果沒禮貌,為什麼不趕快死去!鄘風相鼠

()你那青色的衣領,常在我心中縈繞不去。我是多麼的想念你!縱使我不到你那兒去,你難道不能給我送來一點訊息嗎?你佩戴青青玉佩的樣子,常在我心頭縈繞不去。我是多麼的想念你啊!縱使我不到你那兒去,你難道不能到我這裡來嗎?我在城樓上走來走去想看看你,一天沒見到你,就好像有三個月不見一樣。鄭風子衿

A4.下列關於此四首詩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為情歌,出自於「風」 (B)()詩為祝頌之詩,出自於「頌」 (C)()詩為斥責之詞,出自於「雅」 (D)此四詩皆取材自民間生活,可以看出詩經的浪漫精神。

(B)(C)此四首皆出自於「風」,為民間歌謠 (D)可以看出詩經的寫實精神。

C5.下列關於這四首詩的詮釋,說明錯誤的選項是:(A)()詩敘述君子追求淑女,表達其單相思的傾慕、愛戀與渴望 (B)()詩以桃花盛開、枝葉繁茂、結實纍纍,象徵女子嫁至夫家能使家庭幸福美滿 (C)()詩旨在罵人如同老鼠一般行止無禮,並強調不懂禮儀之人不配存活在這世上 (D)()詩描寫女子思念情人,久候男子不至,在城樓徘徊等待時內心的焦急與埋怨。

(C)()詩以老鼠 有皮、有齒、有體,尚且具備鼠輩之形貌,諷刺不懂禮儀的人,枉有體面的外表卻欠缺人應有的言行態度,寓有人不如鼠的貶抑之意。

B6.下列「 」中詞語皆衍生於所引詩歌,其現代用法之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之子于歸」是指女子歸寧 (B)宜室宜家」適用於賀人出嫁 (C)「青青子」用來指離家之遊子 (D)「琴瑟和鳴」專指熱戀中的男女。

(A)賀出嫁(「桃灼呈」亦同) (C)指青年學生 (D)賀結婚。

《多重選擇題》

ACD7.有關詩經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為中國韻文之祖,北方文學的代表 (B)匯集春秋戰國時代民間詩歌而成,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C)目前流傳的詩經共三百零五篇,習慣上稱之為「詩三百」 (D)詩之「六義」為: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指內容體裁,後三者為作法及技巧 (E)常被用為外交辭令,在政治上具實質作用;經孟子定,成為儒家重要典籍,形成溫柔敦厚之「詩教」傳統。

(B)集春秋中葉以前五、六百年間之詩作,未有戰國之作品 (E)經孔子定,非孟子。

ACE8.詩經多一唱三歎的方式寫作,因此往往會出現許多表達相同意思的不同語詞,或是在時間、空間的描寫上造成層遞的作用。以蒹葭一詩為例,下列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皆指水邊、水岸 (B)「遡洄」、「遡游」皆指順流而下 (C)「蒼蒼」、「淒淒」、「采采」皆形容蒹葭生長茂盛的樣子 (D)「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是指四季的變化,為時間之推移 (E)「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是利用路途的遠峭迂迴,反覆表達求索不得之艱辛與無奈。

(B)「遡洄」是指逆流而上 (D)三者皆為秋天清晨,由天剛破曉到天已亮的時間推移,非四季變化。

《非選擇題》

1.請寫出下列「 」中的字音與字義。

 (1)白露未「」:ㄒㄧ,乾。

 (2)道阻且「躋」:ㄐㄧ,升,此指道路陡峭。

 (3)水中「」:ㄔˊ,水中高地。

 (4)在水之「」:ㄙˋ,水涯、水邊。

 (5)水中「」:ㄓˇ,水中可以止息的小沙洲。

2.請於下列空格中,填入適當的答案。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句式多以((1) 四 )言為主。依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類。「風」包括十五「國風」,內容多為((2) 民間歌謠 );「雅」包括 大雅、小雅,多為((3) 宴享朝會 )的樂曲;「頌」包括周頌、魯頌、商頌,多用於((4) 祭祀時頌贊的樂歌 )。

3.下列是一篇有關詩經蒹葭的短文,請在( )中填入正確的答案。

參考選項:

 (A)楚國 (B)燕國 (C)秦國 (D)清晨到中午 (E)破曉到天亮

 (F)子時到午時 (G)長遠 (H)顛簸 (I)迂迴 (J)陡峭 (K)平廣

  蒹葭出自詩經秦風,是先秦時期((1) C )的歌謠,後人對之評價極高,王國維便言:「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蒹葭詩以「一唱三歎」方式寫成,各章均以蒹葭起始,詩中白露「為霜」、「未」、「未已」三種狀態,適可表示((2) E )的時間推移,而「道阻且長」、「道阻且躋」及「道阻且右」則代表道路的重重阻礙,其中「躋」與「右」分別指道路((3) J )與((4) I ),以顯出追求者與伊人之間的距離;三次順流、逆流的追尋,最終伊人仍可望而不可即,也反映出追求者急切的思慕之意與求索不得的落寞。

課外學習

賞讀邶風靜女、王風君子于役,進一步體會詩經的文學特色。

應用練習

以抒情的文字,將蒹葭改寫為白話文。

《提示》

1.改寫並非翻譯,必須以自己的文字創作,不可直譯原詩。

2.蒹葭寓情於景,改寫時,宜特別留意此種技巧與銜接情景的方式。寄情的景物可以同樣採用蘆荻,也可以自己常見的事物代替。

3.可同樣以一唱三歎的方式呈現,也可改用不同的表現方式。

課後活動學習單解答

《單一選擇題》

C1.下列選項中的讀音,何者兩兩相異? (A)思慮「」密/元「」 (B)玉「」蟬/「萏消香 (C)居心「」測/解「剖」 (D)文采「」然/「」翠。

(A)ㄓㄣˇ (B)ㄏㄢˋ (C)ㄆㄛˇㄆㄡˇ (D)ㄈㄟˇ

B2.請選出下列文字中用字正確的選項: (A)北宜公路萎迤綿長,它的九彎十八拐常常造成許多車禍 (B)你這種主觀臆測的態度,令人不敢苟同 (C)這片森林景色宜人,幽趣寧靜的氣氛更令人流連忘返 (D)到北京旅遊絕對不能忽略了紫禁城這偉大殿闋的風光。

(A) (C)趣→ (D)→闕。

A3.作者在克拉之外的短章中提到:「論玉論到最後關頭,竟只剩『喜歡』兩字,而喜歡是無價的,你買的不是克拉的計價而是自己珍重的心情」意謂: (A)玉的價值在於內心主觀的珍重,而不是客觀的計價 (B)玉的價值,有人喜歡以客觀計價,有人喜歡以主觀評定 (C)玉的價值貧乏,只能以「喜歡」論斷而已 (D)評斷玉的價值,以克拉的計價優於珍重的心情。

(B)作者主觀認為玉只要喜歡,其價值就無與倫比,不在乎客觀的角度 (C)「喜歡」是玉的最高價值,非貧乏 (D)珍重的心情優於克拉的計價。

D4.下列選項中,何者沒有運用激問句法? (A)虎有紋,豹有斑,有誰嫌棄過它的皮毛不夠純色 (B)生生死死的事豈是我這樣的凡間女子所能參破的 (C)就連一個人對自己本身的接納和縱容,也是看了自己的種種小毛病而一笑置之嗎 (D)那究竟是生者安慰死者而塞入的一句話?抑是死者安慰生者而含著的一句話。

(D)懸問(疑問)。

B5.請針對下列詠物詩及其歌詠對象的說明,選出正確的選項: (A)猛力一推/雙手如流/總是千山萬水/總是回不來的眼睛/遙望裡/你被望成千翼之鳥/棄天空而去/你已不在翅膀上:老鷹 (B)左滴右答,多麼狹小啊這時間的夾角/游入是生,出是死/滴,精神才黎明,答,肉體已黃昏/滴是過去,答是未來/滴答的隙縫無數個現在排隊正穿越:鐘擺  (C)攀著樹/像抱著牢不可拔的信念一樣/向前進罷/像一個黎明的吹號者/爬上最高的山峰/吹起黎明的號角呵:紫藤 (D)一個手指頭/輕輕便能關掉的/世界/卻關不掉/逐漸暗淡的螢光幕上/一粒仇恨的火種:手機。

(A)窗。從「眼睛」、「望成」可視為窗的比喻詞。羅門窗 (B)白靈鐘擺 (C)牽牛花(喇叭花)。鄒荻帆花與果實 (D)電視。非馬電視。

《多重選擇題》

AC6.章法是指文章的情意所蘊含的深層條理,它會在文章中形成具有邏輯性的結構。下列關於玉想一文的章法結構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克拉之外以鑽石為次要材料,玉為主要材料,藉鑽石的有價襯托玉的無價,兩者形成「賓主」結構 (B)之章藉由買玉事件闡發瑕之價值,全章結構是「先議論後敘事」的形式 (C)唯一章運用因果的條理來論述人與玉的情緣,全章的因果結構與因緣的義旨非常契合 (D)生死以之一章,以浪漫的想像連接生者與死者之間的思念,最後是由實返虛,轉到無窮無盡的遐思 (E)活一章運用了寫景、敘事、議論、抒感的筆法。

(B)應為「先敘事後議論」 (D)應為「由虛返實」 (E)沒有寫景。

BCE7.下列關於張曉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出身自臺灣南望族,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B)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C)早期多寫愛情的憧憬、對自然的喜悅,不出閨秀散文的溫柔典雅 (D)張曉風的創作除了散文之外,更兼及劇本、小說、報導文學及新詩的創作 (E)晚年的散文風格在娟秀中帶有疏朗豪闊之氣。

(A)江蘇銅山人,民國三十八年才來臺灣 (D)未寫新詩。

ACDE8.下列文句「 」內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聖傑把他家中種種可笑的規矩,當成先聖前賢的「金科玉律」 (B)他的人品出眾,才貌兼具,「小家碧玉」的形象早已深植人心 (C)在眾多花草中,水仙花秀雅耐寒,「冰肌玉骨」的形象,耐人尋味 (D)他率先捐出一幅名畫響應義賣,期能「拋磚引玉」,幫助更多災民 (E)這本書具有精闢的見解,「字字珠玉」,極富價值,可以流傳久遠。

(A)形容完善嚴密的法律條文。後比喻不可變更的信條 (B)形容小戶人家的女兒 (C)形容花朵秀雅耐寒,或形容美人的體膚潔白晶瑩 (D)自謙之辭。以自己粗鄙的意見或粗陋詩文,請求別人賜與高見或酬和 (E)形容文章精妙,極富價值。

《非選擇題》

請寫出正確的字形。

參考選項:  假 瑕

(1)席不(  )暖     (2)( 假 )途滅

(3)引人(  )思     (4)自顧不(  )

(5)名聞(  )     (6)( 瑕 )蕩垢

(7)天( 假 )良緣     (8)( 瑕 )不掩瑜

(1)席子還沒坐暖,就得起身再忙別的事。比喻忙碌奔走,一刻不得休息。(2)以向對方借路為名,而行滅亡對方之實的計謀。(3)令人產生幻想。(4)自身難保,沒有餘力幫助他人。(5)遠近馳名。(6)洗除穢。去除人的過失。(7)上天所給予的美好姻緣,形容機會難得。(8)喻事物雖有缺點,卻無損其整體完美。

課外學習

請閱讀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孔子點名記,體會張曉風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抒情風格,以及化名「可」,寫作專欄的雜文風格。

應用練習

選擇一件自己最喜愛的物品,以之為題,敷寫成文。

《提示》

1.不可以只對物品進行單純的記敘、描寫,應融入自己的抒情和感悟。

2.宜推敲語言的精緻典雅,留意文字的安排運用。

第十三課  我要再回來唱歌

課後活動學習單解答

《單一選擇題》

C1.小說中的敘事觀點代表作者所運用的視角,本文是以誰的視角來發展情節? (A)第一人稱:阿媽 (B)第三人稱:小孫女圓圓 (C)第三人稱:媳婦彩鳳 (D)第三人稱:作者的全知角度。

B2.下列哪些敘述,不符合文中婆婆的處境或特質? (A)勤奮敦厚,疼愛兒媳孫女 (B)北生活太無聊,被迫加入合唱團 (C)年輕時,是一位孝順公婆的溫順媳婦 (D)鶼鰈情深,堅持返鄉為丈夫作忌,並以歌聲追念亡夫。

B3.小說的敘事常因作者寫作之需求,打破時間順序。我要再回來唱歌的故事情節,如依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應如何排列?請從下列選項中,選出正確者: ()阿媽說:「我要再回來唱歌!」 ()和正宏的父親躲在棉被裡唱歌 ()圓圓生病了,阿媽專程上北照顧 ()阿媽和正宏的父親在鎮上遊藝會的上唱歌 ()正宏的父親過世,阿媽的哭聲代替了歌聲 (A)丙乙甲戊丁 (B)丁乙戊丙甲 (C)甲乙丁丙戊 (D)乙丁甲戊丙

A4.鄭清文擅長運用對話使情節自然發展,試問以下對話,分別是誰說的? ()阿媽,不要回去 ()圓圓,不要這樣 ()圓圓,阿媽必須回去 ()媽,妳真的非回去不可 (A)圓圓、彩鳳、阿媽、彩鳳 (B)圓圓、彩鳳、阿媽、正宏 (C)彩鳳、正宏、阿媽、圓圓 (D)圓圓、阿媽、阿媽、彩鳳。

《多重選擇題》

BCDE5.下列選項中的文字,何者有錯別字?請選出來: (A)他一看到師長,一定雙腳併攏,行禮致意 (B)有一天,她實在按納不住,就在房間裡輕哼著 (C)她帶著一付老花眼鏡,鬢髮微白,顯得有些蒼老 (D)他的父母從不甘涉他的行為,既使他言行失當,也不曾加以管束 (E)爺爺在去年中秋去逝,到了今年爺爺的祭日,奶奶顯得憔悴許多。

(B)納→捺 (C)帶→戴。付→副 (D)甘→。既→即 (E)逝→。祭→忌。

(全)6.我要再回來唱歌這篇小說,表達了哪些主題與現象? (A)祖孫、婆媳、夫婦之間溫馨動人的情感 (B)藉阿媽早年唱歌被公婆斥責一事,反映舊日社會對女性的壓抑 (C)小說中阿媽沒有姓名,反映舊日女性在家庭裡只有身分沒有自我 (D)小說場景由日據時代轉換到現代都會生活,間接反映臺灣社會的變遷 (E)阿媽老年重新唱歌象徵她終於突破了傳統的束縛,解放了被壓抑已久的自我,找到未來生活的重心。

CDE7.有關鄭清文的文學歷程與小說特色,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本姓李,因過繼給舅父而姓鄭。生於日據時代,受日文教育,因此用日文創作小說 (B)其小說反映日據時代臺灣淪為殖民地的悲慘命運,為日據時代臺灣重要小說家之 (C)其小說大都描寫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藉平實的文字刻劃細膩人情及深刻的人生觀察 (D)鄭清文常說:「我有兩個故鄉,也有兩個童年。」桃園鄉下與新莊小鎮的生活經驗,成為鄭清文小說創作的主要泉源 (E)鄭清文的文字風格以淳樸簡單著稱,著有校園裡的椰子樹等小說集,其小說英譯本三腳馬曾獲美國環太平洋桐山文學獎。

(A)鄭清文雖出生於日據時代,並受日本教育,但光復後鄭氏進臺灣大學商學系就讀,並於華南銀行工作,其文學創作皆以中文寫成 (B)所述為另一位小說家楊逵的文學特色,鄭清文則為戰後臺灣重要小說家之

ABD8.請選出形音義完全正確的選項: (A)按捺/ㄢˋ ㄋㄚˋ/抑止、忍耐 (B)ㄎㄨㄟˋ ㄗㄨㄛˋ/慚愧 (C)併攏/ㄆㄧㄣ ㄌㄨㄥˇ/合靠在一起 (D)哽啞/ㄍㄥˇㄧㄚˇ/因悲傷氣塞,而說不出話來 (E)藝妲/ㄧˋ ㄉㄢˋ/日據時代專事歌舞侍飲的藝妓,又稱「藝旦」。

(C)ㄅㄧㄥˋ ㄌㄨㄥˇ (E),音ㄉㄚˊ

BCD9.根據本文,下列何者足以顯示阿媽的學習精神? (A)「媽,妳是要回去唱歌給爸爸聽?」「嗯。」 (B)婆婆的歌譜上,總是密密麻麻地打著各種符號 (C)我要再回來唱歌。我要學唱新歌,更要把以前唱過的老歌唱好。這一次回去,要是運氣好的話,也許還可以找到一些舊歌譜吧 (D)婆婆有時也會坐在鋼琴前,自己彈著單音,把音調配,有時碰到難一點的,就請彩鳳伴奏 (E)他們一到傍晚,就把家裡的事趕快做好,有時他看她做不完,就來幫忙她,然後兩個人把房門關起來,躲到被窩裡唱歌。

(A)以夫妻共同的興趣悼念丈夫 (E)顯示夫妻有共同的興趣與和諧的感情。

《非選擇題》

1.請寫出下列「 」內的國字:

/袒)(1)日本藝「ㄉㄚˊ」/「ㄊㄢˇ」護子女。

(咽/(2)哽「ㄧㄝˋ」哭泣/狼吞虎「ㄧㄢˋ」。

(3)左右「ㄔㄜˋ」肘/感情真「ㄓˋ」。

(4)臉頰「ㄈㄟ」紅/敞開心「ㄈㄟ」。

2.本課最後阿媽說:「我要學唱新歌,更要把以前唱過的老歌唱好」,這些「老歌」很可能即為日據時代臺灣的流行歌曲。當時有許多傑出音樂家加入流行歌曲的創作,其中以鄧雨賢先生最受人矚目,如雨夜花即由其譜曲,周添旺作詞,另如膾炙人口的望春風、四季紅、月夜愁等都是鄧雨賢的作品。請閱讀望春風這首曲子的歌詞,依序回答下列的問題:

望春風:日據時期(一九三三)創作歌謠,作詞:李臨秋,作曲:鄧雨賢

    獨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當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

 

    想要郎君做翁婿 意愛在心裡

    等待何時君來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戇大呆 乎風騙毋知

(1)請說出歌詞中女主角的身分與年齡。

(2)請說明歌詞中女主角的心情。

(3)請分析歌詞所呈現的語言風格。

答:(1)望春風這首歌詞中女主角為十七、八歲妙齡女子,正待字閨中。

(2)此歌詞寫十七、八歲懷春少女情竇初開,既靦腆又期待的情懷。

(3)作詞者以輕鬆、古錐(可愛)的筆法,刻劃少女的羞澀與矜持,尤其是末句「月娘笑阮戇大呆 乎風騙毋知」更傳神地寫出少女期待的熱情。

第一段歌詞用輕鬆、古錐(可愛)的筆法,寫懷春少女期待愛情的苦悶及無意間見到意中人,心裡頭小鹿亂撞,卻又礙於少女的矜持,敢問他的名和姓,只能獨自懊惱。第二段歌詞猶如腹語般,將少女內心不為人知的心思,藉歌詞表達得絲絲入扣,惹人心生愛憐。全曲寫十七、八歲懷春少女情竇初開,既靦腆又期待的情懷。根據資料,作詞者李臨秋先生創作靈感係由西廂記裡的詩句:「隔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而來,但透過優美的旋律,歌詞比原詩更細膩刻劃少女的羞澀與矜持,尤其是末句「月娘笑阮戇大呆 乎風騙毋知」傳神地寫出少女期待的熱情。

課外學習

閱讀林海音的小說母親的密,以了解女性的特殊命運。

應用練習

小時候有時會有一些特殊興趣,後來因某些因素而被迫放棄。試以「遺忘的興趣」為題,描述這種經驗。

《提示》

1.先描寫自己以前具有某一種興趣,如何沉迷其中,如何從中得到樂趣。

2.再談到後來不得不放棄的原因。

3.最後再寫到現在回想起來時感覺到的遺憾,或其他感想。

附錄:補充教材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

課後活動學習單解答

《單一選擇題》

1.下列對文句的詮釋,正確的選項是: (A)「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提醒後人,莫虛度韶光,老大無成 (B)「大塊假我以文章」:讚頌眼前的美景,無法以筆墨形容 (C)吾人詠歌,獨康樂」:自許甚高的李白,認為連謝靈運讀了他的詩,都會自慚形穢 (D)佳詠,何伸雅懷」:在這麼浪漫的月夜,我們要用詩歌來抒發內心高雅的情致

(A)人生虛幻短暫,能有多少時間作樂 (B)大自然賜與我森羅萬象、錦繡交織的風光 (C)我個人的詩篇,與謝靈運相比,備感慚愧。

2.「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這句話意近於下列哪一個選項? (A)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B)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狗 (C)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 (D)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A)光陰去而不返,須把握時光。論語子罕 (B)天地對待萬物不偏私,純任自然。語譯:天地無為無私,把萬物看作狗一樣,祭祀用完即丟棄。老子 (C)萬物之理皆同,並無分別。語譯:天地雖大,但其無為自化的道理是一樣的;萬物雖多,其生存的道理是相同的。莊子天地 (D)言生命之短暫。語譯:土山上四季常青的柏,山澗中攢聚的大石,人生在這天地之間,就如同羈旅他鄉的遊子,無法久留。古詩十九首。

3.李白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文中,以「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描寫宴饗之樂,下列同樣也是描寫宴饗之樂的選項是: (A)珍饈美味,食前方丈妾數百,猶曰:「無下箸處」 (B)夜雨春韮,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 (C)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也 (D)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A)指責人生活奢侈。語譯:山珍海味,美食佳餚,擺滿了桌子,又有服侍的美女數百人,仍然說:「沒地方下筷子」 (B)老友重逢相聚暢飲。語譯:在春夜的雨中剪下園中新生的韮菜,煮一鍋黃粱米飯招待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主人直說會面不易,舉杯就停不下來。杜甫贈衛八處士 (C)宴饗中的歡樂氣氛。語譯:投壺的射中了,下棋的勝了,酒杯、酒籌你 來我往,大家喧嘩吵鬧,氣氛熱鬧開心。歐陽醉翁亭記 (D)追求心靈自由的快意舒暢。語譯:高官厚祿都不重要,但願醉了就不用醒。古來聖賢都是寂寞的,縱酒的人心靈無所牽掛,反而更令人羨慕。李白將進酒。

4.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雲漢」有關這首詩,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這首詩表現出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 (B)詩中「對影成三人」的「三人」指的是李白、月和李白的影子 (C)除了「及時行樂」外,詩人也透露出韶光易逝,時不我與的慨歎 (D)對「影」成三人、「影」徒隨我身、我舞「影」零亂,這三「影」所指皆相同。

*題幹語譯:在花間一人獨自飲酒,無人為伴,於是便舉杯邀請月亮共飲,再加上自己的影子,一時之間便有三者共同喝酒。月亮不懂得喝酒,只有影子緊隨著我舉杯的動作。此情此景,也只有暫且以月、影為伴,及時行樂。我歌唱,月亮在天空徘徊,我跳舞,影子也零亂共舞。清醒的時候,三者共同沉醉在歡樂的氣氛中,醉倒之後,大家各自離去。希望能永遠保有這樣忘情的交情,相約在縹緲遙遠的銀河裡 (C)本文中並未提及「時不我與」之

 

《多重選擇題》

ACD5.下列有關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一文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全篇以「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開啟宴遊的下文 (B)這是一篇詩前總序。「詩」的作者是惠連和康樂;「序」則是李白所寫 (C)「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兩句,點出了本文寫作的「地」和「事」 (D)本文大量運用了「駢儷」的華美句子,使全文讀來音韻鏗鏘,頗有六朝之遺風 (E)本文所嚮往追求的「及時行樂」,其實就是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態度。

(B)「詩」是彙集了參與此次聚會的「從弟」及李白等人的作品 (E)本文中的「及時行樂」,是感慨於生命之短暫,內心有的一種想要主宰生命的熱情與活力。但「今朝有酒今朝醉」則是一種放蕩、沒有目標的生活態度。

AE6.下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贈李白) ()李白一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 ()一朝謝病游江海昔相知幾人在?前門相揖後門關,今日結交明日改(李白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 ()李白曾評論當時詩壇:「梁、陳以來,豔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 ()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後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舊唐書李白傳) (A)()詩可得知「修道煉丹」乃李白心之所,可惜並未實現 (B)()詩中的天子應是唐玄宗,而酒中仙即是「天上謫仙」的由來 (C)()詩應是李白離開長安後所作,詩中充滿了不慕榮利、逸興豪壯之本性 (D)李白在()的陳述中,可以看出他對沈期所創之聲律推崇萬分 (E)舊唐書的敘述中,並未證實李白是因酒醉撈月而死的。

(A)葛洪,晉人,有抱朴子一書,敘煉丹成仙之事。語譯:我看你就像秋天隨風飄散的蓬草,一生中嚮往葛洪煉丹成仙,卻未實現。你痛飲狂歌虛度歲月,擊劍任俠 ,意氣飛揚,又是向誰稱雄呢 (B)「天上謫仙」的由來是賀知章讀了李白的蜀道難後,驚歎為「天上謫仙」。語譯:李白喝一斗酒可作詩百篇,常常醉倒在長安的酒家,就連天子傳喚也不理,自稱是酒中的仙人 (C)詩中充滿了人生無常,人情澆薄之。語譯:一旦離開京城流江海,當年相知的朋友還有幾人在?人與人的交往虛假不誠 ,今天是朋友明天變路人 (D)李白尚六朝華之風,也不喜歡詩的格律化,故律詩非李白所長。語譯:「梁、陳以來,詩尚華靡,沈期又格律,大力恢復古道的,除了我還有誰?」 (E)舊唐書只說李白是酒醉(飲酒過量)而亡。語譯:永王逆謀叛亂,兵敗,李白受牽連而流放夜郎,後來被赦獲釋,竟因飲酒過度,醉死宣城。

《非選擇題》

1.請依提示,將正確的答案填入□中:

(1)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來(杜牧過華清宮)

請填入水果名:( 荔枝 )

(2)勝敗兵家不可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

請填入地名:( 江東 )

(3)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怪誰(羅隱詩)

請填入相同的人名:( 西施 )

(4)只有翅翼/而無身軀的鳥/在哭和笑之間/不斷飛翔(商禽五官素描)

這首詩寫的是五官中的哪一部位?( 眉 )

(1)語譯:從長安回望山,一片花團錦簇,好像錦繡一般。山頂上一道道宮門打開,快馬

揚起灰塵,貴妃笑了,因為快馬送來了她最喜歡的荔枝。

(2)語譯:勝敗本來就是無法預料的,唯有容忍羞愧恥辱的人才是英雄。江東弟子不乏才能出眾者,如果項羽當年渡過烏江,重振旗鼓,仍然大有可為!

(3)語譯:國家的興亡,自有其時運。吳國人又何苦將亡國之恨,歸咎於西施呢?西施如果真有本領傾覆了吳國,那後來越國的滅亡,又該怪誰呢?羅隱西施

2.「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從開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冠蓋滿途車騎的鬧/不及千年後你的一首/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彈挑起的回音」這首詩節錄自余光中的尋李白,其中「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一句,是借指李白的哪一首詩?

提示可從李白的五言絕句去翻閱詩集。

答: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語譯:我站在秋夜微涼的臺階上,因為站得太久,連襪子都被露水沾了。我轉身回房放下水晶簾,望著秋夜玲瓏的月光,始終無法成眠。

3.本文之題目,道出了全文的線索,試連連看。

 春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

 夜    .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康樂

 宴    .秉燭夜遊、醉月

 從弟   .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桃花園  .陽春召我以煙景

 序    .會桃花之芳園

附錄:補充教材二  夢溪筆談

課後活動學習單解答

《單一選擇題》

B1.觀察是研究科學的重要方法之。文中歐陽嘗得古畫,丞相見後,判斷此為「正午牡丹」,請問丞相所依據的線索,不包括哪一項: (A)其花披 (B)而色澤 (C)花色乾燥 (D)貓眼黑如線。

(B)而色澤為帶露水之花。

B2.下列「 」內的字,何者不作動詞用? (A)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B)花披「哆」而色燥 (C)以芥子許蠟,「綴」於針腰 (D)磁石之指南,猶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A)辨別,動詞 (B)張口的樣子,形容詞 (C)連接,動詞 (D)探究其本源,動詞。

B3.認為裝置指南磁針的四種方法,哪一種是最為理想? (A)水浮 (B)縷懸 (C)指爪 (D)盌唇。

C4.夢溪筆談為一科學性著作。科學著作甚為講求邏輯因果關係,請選出下列文句中,具因果關係的選項是: (A)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范仲淹岳陽樓記)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C)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歐陽醉翁亭記) (D)上報疾狀,次敘病心,終論平生交分(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A)兩句並列,並無因果關係。語譯:冷風發怒般吼著,混濁的浪濤洶湧澎湃,衝向天空 (B)「所以」釋為「用來」,點明師者的作用,無因果關係。語譯:老師是傳播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 (C)「而」字在此表有因果關係。因為日出,而使林間霧氣消散;因為雲歸,而使巖穴昏暗。語譯:早晨太陽出來,林間的霧氣就消散了;傍晚雲霧聚攏,山谷就昏暗了起來 (D)層遞句法,未有因果關係。語譯:信上先報告病況,再敘述你病中的心情,最後又說到我們這輩子交往的情分。

B5.磁針指南一文,沈以「磁石之指南,猶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作為結束,所顯示出的精神與下列哪一選項中的文句最為相似? (A)學而不思則,思而不學則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C)譬如為山,未成一,止,吾止也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焉。

文末所顯示的是一種正視自己的不足,而且勇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的精神,正與論語此則意思相似 (A)語譯:只知學習,不加思索,終於迷惘而無所得;只靠思索,不知學習,那就不切於事而危不安了。論語為政 (B)語譯: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知啊。論語為政 (C)語譯:譬如堆一座山,只差一筐泥土而未完成,這時停止下來,這是我自己停止下來的啊。論語子罕 (D)語譯:不了解斷句標點,肯向老師學習,不能解決疑惑,卻不肯請教老師。韓愈師說。

D6.()中途□學 ()點□裝飾 ()哽咽□ ()廢寢□食。上列□內的字,依序宜填入何字?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綴/綴/啜/輟 (B)輟/綴/啜/ (C)/輟/綴/啜 (D)輟/綴/啜/輟。

C7.由牡丹與貓眼一則,可知沈括對於書畫鑒賞的見解為何? (A)神似較形似重要 (B)工筆較沒骨為佳 (C)觀察要合乎科學 (D)神清骨秀最自然。

《多重選擇題》

BCDE8.下列「 」內的字音,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披「」而色燥/冷得打「 (B)新「」/心「 」神 (C)」州/「敷」藥療傷 (D)作「繭」自縛/路長人困「」驢嘶 (E)」誤/差以毫釐,「」以千里。

(A)ㄔㄜˇㄉㄨㄛ (B)ㄎㄨㄤˋ (C)ㄈㄨ (D)ㄐㄧㄢˇ (E)ㄇㄧㄡˋ。

BCE9.有關沈括與夢溪筆談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在神宗時,與歐陽等人一同反對王安石變法 (B)為傑出的科學家,曾參與「渾天儀」的改造 (C)任司天監,執掌天文曆象等事,修成熙寧奉元曆 (D)夢溪筆談一書,是以章回的形式來書寫 (E)書中涉及的範圍除了科學外,還包括歷史、哲學、天文、政治、藝術等方面。

(A)積極參與王安石的變法 (D)筆記形式。

ADE10.由磁針指南一則,可見沈括具有何種科學精神? (A)觀察 (B)懷疑 (C)推論 (D)實驗 (E)創新。

(A)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 (D)水浮多蕩搖指爪及盌唇上皆可為之,運轉尤速,但堅滑易墜,不若縷懸為最善 (E)其法取新纊中獨繭縷,以芥子許蠟,綴於針腰,無風處懸之,則針常指南。

《非選擇題》

閱讀活字印刷術片段後,請加上標點符號,並回答下列問題。

  慶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j刻字,薄如錢脣k,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先設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l之。欲印,則以一鐵m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ㄧㄤˊ)n之;藥稍,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o。(沈括夢溪筆談)

注釋

膠泥:具黏性的泥土。 :指銅錢的邊緣。

ƒ冒:覆蓋。      :鑄造器物的模型。

:烘烤。       :平坦的磨刀石。

1.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

答:畢昇。

2.根據內容,如何製作活字?

答:用黏土製字,厚薄像銅錢的邊緣,每一個字製成一個印,用火燒硬。

3.排版時,先在一塊鐵板上塗什麼作為固定活字的黏合劑?

答:塗上松脂、蠟與紙灰。

4.由此文可知,活字印刷術的三個主要步驟是:

答:製活字、排版、印刷。

    語譯:仁宗慶年間,平民畢昇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畢昇所發明的是用黏土製字,厚薄像銅錢的邊緣,一個字製成一個印,用火燒使它堅硬。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松脂、蠟、紙灰等的混合物。要印的時候,便把一個鐵製的框子放在鐵板上,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一個鐵框就是一板。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

課外學習

閱讀夢溪筆談官政篇錢塘江堤、藝文篇穆、張景平文二則,進一步認識夢書內容的廣博;同時藉前文增加對事物省思的能力,藉後文增進對宋代古文發展的了解。

應用練習

以「精微的觀察」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

1.以「觀察」本身為主題、為內涵,力求細膩而,切要而不疏略

2.取材可自生活細節與內涵中尋找,如:回家途中、旅程中、逛街時…等等,對象則個人、群體,均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