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四)第四課永續發展的經濟課題 | 講義及學習單

2012-04-15 19:55:39


http://blog.sssh.tp.edu.tw/jinmei/3415

第四課  永續發展的經濟課題   講義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        基本經濟指標

國民所得帳的概念

1.      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NI):乃是一個國家(或一定地區)之常住居民在一定期間生產之總成果,亦即一國國民提供各種生產要素所得的報酬的加總;是一國衡量其總體經濟活動的指標之一。

2.      國民所得之父: 1971年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顧志耐(Simon S. Kuznets1901-1985),於1934年提出國民所得帳或稱國民會計帳的概念,如: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國民生產淨額(net national productNNP)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NI)個人所得(personal incomePI)可支配所得(disposable incomeDI)等,用以衡量全國經濟活動的總產出水準,大幅提升經濟實務分析的基礎,因而被尊稱為「國民所得會計之父」。

3.      國民所得帳的衡量:

(1) 固定期間計算的國民所得:在固定期間內(通常以年為單位),一個國家可以從產品市場或要素市場來衡量其經濟活動國民所得帳可以從生產面、需求面(產品市場)或分配面(要素市場)來計算,藉以闡明各部門經濟活動之相互關係及其發展趨勢。

 

4-1  經濟的運行:GDP三面等價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 計算國民所得考慮國境時,可有GNPGDP兩種衡量方法:

A.     因一國國民包括居住在國內和國外的國民,也同時存在本國籍和外國籍居民,所以,政府在衡量最終財貨與勞務價值時,可以採取以國籍為標準的GNP(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或以區域為標準的GDP(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A)   GNP:代表一個國全體國民(包括住在國內與國外的國民,在此所謂的國民係指常住居民,即主要經濟利益中心位於本國之個人、公司、政府機構及各種非營利機構等,以及外國觀光客及受雇於國際機構之非本國國民期停留本國超過一年者,而台商、華僑、短期外籍勞工皆非本國常住居民。)在特定期間內生產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這種以當年物價計算的GNP,稱為名目GNP

(B)  GDP:代表一個國國內在特定期間內生產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這種以當年物價計算的GDP,稱為名目GDP

B.     GNPGDP最大的差別:就是國外要素所得淨額(net foreign factor income)本國常住居民(或稱本國人或本國國民)在外國獲取的所得與非本國常住居民(居住未滿半年的外勞)在本國獲得的所得的差額。本國常住居民在外國獲得的所得,如:廠商到國外投資的收益或本國國民到外國工作的所得等;非本國常住居民在本國獲得的所得,如:外資在我國投資的收益或外籍勞工的所得等。GNP的計算要計入本國常住居民在外國獲得的所得,不計入非本國常住居民在本國獲得的所得。GDP的計算則要計入非本國常住居民在本國獲得的所得,不計入本國常住居民在外國獲得的所得。

(3)只計算最終價值,中間產品的價值不計算:為精確計算總產出的價值,只能計算一次產品的價值,因此中間產品的價值不可再列入計算。若是採用附加價值法衡量國民所得,則累加生產過程中每一階段附加價值的總值,將等於最終產品的價值。

(4)只計算市場交易的價值:一個國家的產品只有經過市場交易的,才會列入國民所得的計算,沒有透過市場交易行為的非生產性產品則不列入本期GNPGDP計算中。

A.家務活動、地下經濟活動等因沒由價格紀錄,所以,無法列入本期GNPGDP計算;但有兩項例外:一是自有房屋的設算租金,一是農民自產自用的農產品,因為較容易估價,所以,會被列入本期GNPGDP計算。

B.舊貨交易,如中古車、舊機器、中古屋、骨董等非本期生產的產品,因之前的交易已列入計算,為避免重複計算亦不能列入本期GNPGDP計算。

C.救濟金、退休金、撫恤金、公債利息等移轉性支付不計入本期GNPGDP計算。支付各種社會保險費、捐款或罰款等社會安全支付亦不計入本期GNPGDP計算。但前兩項於計算個人所得(PI)時則應計入計算。

D.土地、證券買賣、預售屋等現有資產移轉或未上市的資產產品等不計入本期GNPGDP計算。但其交易手續費或佣金則應計入本期GNPGDP計算。

國內生產毛額(GDP) 及經濟成長率的計算

1.      生產面名目GDP :在產品市場裡,一個國家在一個年度之內,所生產的最終財貨與服務以市場價值衡量的總和。亦即:

生產面名目 GDP =國境內最終財貨+最終服務=各產業附加價值的總額(即產品銷售總額-中間產品的價值)=農業產值+工業產值+服務業產值。

2.      支出面(需要面)名目 GDP :在產品市場裡,一個國家的消費者消費的總支出包括國內消費者、廠商、政府和國外消費者的消費性支出與資本性資出,所以,

支出面(需要面)名目GDP =民間消費(C)+民間毛投資 (I)+政府支出(G)+國外消費〔出口(X)-進口(M)〕,其中民間毛投資=固定投資毛額+存貨增加。

3.      分配面(所得面) 名目GDP :即在要素市場裡,各種生產要素報酬的總和,亦即:

分配面(所得面) 名目 GDP =工資(w)+利息(i)+租金(r)+利潤(π) +折舊(企業固定資本的消耗)+間接稅淨額(企業交給政府的稅)

4.      實質GDP即扣除通貨膨漲因素的GDP

實質GDP=當期名目GDP/當期平減物價指數 ÷100

:當期平減物價指數=當期名目GDP/當期實質GDP×100

5.      經濟成長率=(當期實質GDP-前期實質GDP) /前期實質GDP×100%

例題:

1.    假設某國民間消費3000億美元、出口2700億美元、進口2500億美元、民間固定投資毛額2000億美元、存貨增加10億美元、政府支出4000億美元。請問該國支出面GDP?

9210億元

 

 

 

 

2.      假設某國各項要素報酬如下:工資3500億美元(其中外籍勞工工資600億美元、跨國公司駐外人員100億美元、政府駐外人員10億美元)、 利息100億美元、 租金250億美元、 利潤3000億美元、折舊100億美元、 企業交給政府的間接稅600億美元、 政府對企業補貼100億美元。請問該國分配面GDP?

  7340億美元

 

 

 

 

 

3.      假設某國僅生產及消費衣服和食物,以1985年為基期,其相關資料如下表:

1985

1990

產量

價格

產量

價格

衣服

150

10

300

20

食物

200

5

300

8

    請問:1990年名目GDP?實質GDP?經濟成長率?

 

名目GDP:8400

實質GDP:4500

經濟成長率:80%

 

 

 

 

 

 

 

國民生產毛額(GNP)的計算

1.    生產面名目GNP:在產品市場裡,一個國家所屬的全體國民(包括居住在國內與國外的國民),在一個年度之內,所生產的最終財貨與服務以市場價值衡量的總和,即:

生產面名目GNP

=生產面名目GDP+本國要素在外國獲得的所得-外國因素在本國獲得的所得

=生產面名目GDP+國外要素所得淨額

2.    支出面(需要面) 名目GNP=支出面(需要面) 名目GDP+國外要素所得淨額

3.    分配面(所得面) GNP =分配面(所得面) 名目GDP 國外要素所得淨額

4.    國民生產淨額(NNP) = GNP-折舊

5.    國民所得(NI)=NNP-間接稅 (IT)淨額

6.    間接稅 (IT)淨額=企業交給政府的間接稅-政府給予企業的補貼

國民所得帳計算公式

 

 

國內生產毛額(GDP)

+  國外要素所得淨額

國民生產毛額(GNP)

          折舊

國民生產淨額(NNP)

    間接稅 (IT)淨額

國民所得(NI)

    保留盈餘

    公司所得稅

    社會安全支付

+     移轉性支付

+      公債利息

    個人所得(PI)

   個人所得稅

    可支配所得

      消費(C)

        儲蓄(S)

*社會安全支付:包括支付各種社會保險費、捐款或罰款等。

*移轉性支付:指實際資源的使用權從某部門移轉到另一部門,對國民所得而言沒有任何改變,故應從經濟成本或效益終剔除。包括政府或國外對民間(如特定國民)的贈與或各種補貼、醫療補助、低所得房屋津貼、貧病救濟、失業救濟金、退休金,甚或老人年金等,均屬之。

例題:某國國民所得帳的資料如下:

   最後財貨4000、營利事業所得稅230、外籍勞工薪資100、本國人在國外的所得90、資本折舊250、最後勞務2000、社會保險費160、社會救濟金55、公司未分配盈餘180、間接稅1050、退休金450、個人綜合所得稅280 

  請完成下列表格:                                 

(單位: 億元) 

GDP

6000

NI

4690

GNP

5990

PI

4625

NNP

5740

DI

4345

國民所得帳的應用和限制

  

  

具有記錄和檢查的作用,可以看出變化和潛在問題。

作比較時應注意基準是否同一,作跨國比較時應注意考慮幣值和匯率。國民所得帳無法看出物價水準與人口的變動狀況。所以,必須剔除物價或人口變動對GNPGDP的影響。如以實質GNPGDP,平均每人GNPGDP來做比較,才能實質顯示人民真正經濟生活的水準。

可將時間和範圍擴大,以作跨時和跨地的比較,對經濟活動有更完整的了解。

無法看出所得分配的良窳。例如:一國國民所得可能很高,但只集中少數人手中,這在國民所得帳中則無法看出。

政府可以根據各種指標,以擬定政策,題升公共政策的品質。

未列入非市場經濟活動,例如自製自用、商品或勞務交換、家庭主婦勞務價值、休閒價值等。

 

忽略環境污染、天然資源的折耗等公害問題。

經濟福利衡量概念

1.    經濟福利:是指一個社會或國家的經濟績效與經濟成果如何分配於其成員的問題。其概念討論包括經濟、社會、政治、哲學及群體的價值觀(意識形態)等。

2.    通常以「平均每人實質所得」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福利指標。這是為了解決國民所得帳忽視的問題,如:沒有市場交易的活動、無法反映所得分配、忽略產品品質的改進、沒有考慮休閒價值、公害問題,以及地下經濟問題等。

3.    美國經濟學者諾霍斯(W. Nordhaus)和托賓(J.Tobin)提出經濟福利的衡量概念(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MEW ),與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薩穆爾遜(P. A. Samuelson)提出「經濟福利淨額」(Net Economic WelfareNEW)相同,其計算方式是將NNP加上對經濟福利有益的項目,如:休閒時間的增加、技術品質的提高、家務DIY活動等,再減去對經濟福利有損的項目,如:噪音、水汙染、空氣汙染、生活品質低落、治安惡化等,以便真實反映國民生活素質的改變。到目前為止,NEW計算上仍有很多爭議。

 

 

 

經濟福利淨額NEW的計算:

NNP

+對社會有益項目   休閒價值

                   技術進步

                   品質提升

                   未經市場交易活動

                   未上市產品價值

-對社會有危害項目  負產品:環境汙染、公害

                    無益產品:

                             警察

                              消防

經濟福利淨額NEW

綠色國民所得帳

1.      綠色國民所得帳:又稱「環境與經濟綜合帳」,係透過紀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係,提供環境資源變化資訊,以反映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了解經濟發展對於自然環境與資源的利用程度的衝擊與效應。

2.        1987年聯合國世界銀行設計出綠色國民所得(green GDP)以衡量及作為國民福利水準、生態平衡與環境發展的指標,又稱「經過環境調整的國民所得」。其計算方法是:

綠色國民所得(green GDP)=GDP-自然資源消耗-環境品質變化

3.      臺灣地區自然資源折耗目前估算項目包括地下水、原油、天然氣、煤炭、土石、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及蛇紋石,有關過度漁撈、珊瑚礁盜採及土地過度開發導致之土石流損失及自然資源復原,如恢復森林時的植樹事業、河川和湖泊的淨化事業、地下水污染淨化事業等項目之估算,囿於資料來源暫未納入。關於正面效益,如森林之休憩及娛樂價值、溫度調節等,目前尚未列入。

 

 

二、            經濟發展要素

人造資本

1.      四大生產要素中的「資本」,即為「人造資本」(man-made capital),又稱物質資本、資本財,包括固定資本(建築物、機器設備),以及存貨(製造出來尚未賣出的產品或半產品)。

2.      人造資本是人們所創造出來可增加生產力的人造產品。人造資本並不會直接用於消費,而是用來生產更多產品以供人們消費,充足適當的人造資本可提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直接影響一國的經濟成長。

人力資本

1.      四大生產要素中的「勞動」,只計算人力數量與工作時間。但勞動的品質對生產更為重要,勞動品質就稱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包括教育程度、專業技能、工作經驗與健康等。

2.      學者認為人們對於教育、在職訓練、醫療保健等支出,就是對人力資本的投資。通常人力資本愈充足的國家,經濟發展的條件也愈好,例如:美國、日本。能有效利用人力資本的國家,才能使經濟不斷的成長。

自然資本

1.      四大生產要素中的「土地」,即為「自然資本」(natural capital),包括自然資源(所有自然環境的數量),以及環境資源(新鮮的空氣土壤、生態平衡的森林等環境品質)。

2.      對現有資源做更有效率的利用會增加自然資本的數量及其生產力;而降低汙染則會提高自然資本量及其提供服務的生產力。自然資本愈豐沛,品質愈高,一國的經濟發展也就愈容易達成。

企業才能

1.      企業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結合其他生產要素來從事生產,承擔經營成敗,獲取利潤的一種生產要素,也是生產的決策能力。企業才能包括組織管理企業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冒險的精神等綜合能力。

2.      在各種生產行為中,需要企業家訂定決策,靈活運用勞動與資本,發揮其效能,使資源作最佳利用。一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除了需要前述的發展要素外,更需要企業家的組織與管理才能,在創辦與經營企業過程中,創造就業機會,滿足個人目標與增進社會福利。

3.      企業家必須發揮企業才能,結合生產要素以創造出價值超過要素成本的商品或服務,才能獲得利潤,否則可能需承擔利潤為負、虧損的風險。

社會資本

1.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是一種來自個人、組織與社會關係的資本,包括群體間的規範、善意、信任、寬容、合作以及忠誠等,人們可以透過這種資本來提高生產力。

2.      例如:當公司同事間相互信任、彼此合作,主動分享自己的智慧與經驗,產生資源互換的效益,生產出的產品品質提高,獲得消費者認同,大家的效益就會增加。企業的品牌建立亦是如此,堅持良好品質與服務,建立商譽,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實現企業利潤最大的目標。

3.      世界銀行對社會資本的定義是「讓集體行動順利運作的規範與脈絡」,也就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共同合作的人際關係。世界銀行並認為「愈來愈多的事實證明,社會資本是解除貧窮,以及人類與經濟永續發展的關鍵。」故其重要性已得到國際認同。

政府效能

1.      政府效能(government efficiency)是指政府的行政效率、投資法規、基礎建設等是否發揮效能,以促進經濟發展和吸引外資。

2.      政府若能有效運用行政組織能力推動政策,提供良好的經濟、法律、教育制度與環境,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百姓對政府的信心提高,將鼓勵人們從事具有生產力的活動,不但節省企業經營的成本,政府資源也能充分發揮,而使一國經濟不斷進步。

3.      政府應該積極增強適應國際經濟變遷的能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與服務品質,維護市場機能,建立法制制度,如此將吸引國內外企業的注意,帶動投資意願,提升臺灣國際競爭力。

 

三、                國家競爭力

競爭力

1.      國家競爭力:針對國家現況及政策進行分析,以觀察該國是否建構適宜的環境並持續維持這個環境處於最佳狀態,以促使企業有更佳的產能,讓人民獲致良好生活品質。

2.      國際競爭力:探討面對外在變遷與國內經濟體制時,一國是否具備足夠的國際競爭力。

競爭力衡量的方法

 

瑞士 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

瑞士 世界經濟論壇(WEF

成立

1989年成立於瑞士洛桑,為世界著名的企業經營管理學院。

1971年成立於瑞士日內瓦(歐洲管理論壇),1987年更名「世界經濟論壇」,為非營利性組織。

報告

 世界競爭力年鑑 

 全球競爭力評估報告 

定義

針對國家的現況及政策進行分析,以觀察該國是否建構適宜之環境,並持續維持此環境處於最佳狀態。

在永續的基礎上,能夠持續性的達成高經濟成長的能力。

精神

強調政府效率、企業效率與基礎建設。

強調教育的重要,注重健康與技術進步等人力資本問題,建立政府效能。

偏重

較重視國家向企業提供具有競爭力環境的能力。

傾向於研究決定一國經濟發展的因素。

共同點

1.      建立一套影響一國長期經濟成長因素的指標

2.      均考慮環境與資源的永續發展問題

評比

項目

1.四大主要指標、二十個次級指標、300多項具體指標。

2.四大主要指標為:

 經濟表現。

 政府效能。

 ƒ企業效能。

 基礎設施。

1.三大要素、十二個中項、一百一十個細項指標。

2.三大要素為:

 基本需要。

 效能增強。

 ƒ創新因素。

依據

IMD採納331項細項評比指標,其中2/3為統計資料(hard data),1/3為問卷調查資料(survey data)。

WEF指標包括110個細項指標,約3成屬於統計指標,7成屬於問卷指標,問卷調查的比重較高,較易受到企業主觀感受的影響。

資料

來源

內容來自國際、國家及地區性的統計數據。

內容來自統計數據與意見調查資料

優點

可以觀察到各國國內生產毛額能被創造出來的能力

注重國家未來的經濟成長潛力

缺點

各種產業所需條件及環境有所差異,將所有產業混為一談並無意義。

透過問卷提供資訊,過於主觀。

臺灣國家競爭力的表現

臺灣在兩項國際競爭力歷年的排名變化

IMD

 

WEF

 

2009

2010

2011

 

 

2009

2010

2011

總排名

23

8

6

 

總排名

12

13

13

()經濟表現

27

16

8

 

()基本需要

18

19

15

 1.國內經濟

41

17

5

 

 1.體制

38

35

31

 2.國際貿易

30

10

5

 

 2.基礎建設

16

16

20

 3.國際投資

50

39

31

 

 3.總體經濟穩定

25

20

22

 4.就業

21

25

17

 

 4.健康與初等教育

15

11

11

 5.價格

11

12

13

 

()效率增強

17

16

16

()政府效能

18

6

10

 

 1.高等教育與訓練

13

11

10

 1.財政情勢

19

13

20

 

 2.商品市場效率

14

15

11

 2.財政政策

5

3

4

 

 3.勞動市場效率

24

34

33

 3.法規體制

20

14

13

 

 4.金融市場成熟度

54

35

24

 4.企業法規

38

24

28

 

 5.技術準備度

18

20

24

 5.社會架構

29

19

25

 

 6.市場規模

17

17

16

()企業效能

22

3

3

 

()創新因素

8

7

10

 1.生產力及效率

25

5

3

 

 1.企業成熟度

13

13

13

 2.勞動市場

21

11

7

 

 2.創新

6

7

9

 3.金融

19

7

11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4.經營管理

24

4

3

 

 

提高國家競爭力的目的:

1.      促進經濟發展

2.      增加資源使用效率

3.      增進百姓福祉

4.      達到國家永續發展

 5.態度與價值觀

23

5

4

 

()基礎設施

23

17

16

 

 1.基本建設

27

21

18

 

 2.技術建設

11

5

6

 

 3.科學建設

8

5

7

 

 4.醫療與環境

39

24

27

 

 5.教育

27

23

25

 

 

 

四、            永續的經濟發展

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

1.      經濟成長:指的是只有經濟活動的成長,並不涵蓋基本經濟結構與制度上的改變,即將餅做大;通常以國民生產毛額(GNP)成長率和每人生產毛額(per GNP)成長率來表示。

2.      經濟發展:指除了包括經濟成長所帶來的總量產出與收入結構變化外,經濟結構的變遷、人民生活品質提高與福利改善、社會政治體制的變化、文化法律的完善,甚至是觀念習俗的變化。所以,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也就是改善人民生活。

3.      經濟永續發展:包含持續性與發展性兩個概念。

兩概念

持續性、發展性

兩原則

公平性

跨世代

永續發展重視跨世代間的公平性問題,亦即永續發展不只是要追求當代人福祉的增加,同時也要考慮不危及到未來世代人們的福祉享受。

同世代

永續發展也重視同一世代間的公平性問題,也就是資源為全人類所共享,不能只有少數人使用大量資源,而另一些人只能使用少數資源的情況。

永續性

一個完整的永續發展,應包括環境、經濟、社會三個面向,兼容並蓄、不斷改善,實現跨世代公平正義的理想。

環境

永續發展與環境關係,就是要降低環境汙染、提升環境品質、保持生態體系的穩定與維持生物多樣性。

經濟

永續發展與經濟發展關係,是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避免環境汙染惡化與資源加速耗竭,重視「綠色國民所得帳」,將環境與資源成本納入考量。

社會

永續發展與社會發展關係,是強調社會文化系統的和諧,以合作與互信增加社會資本。

政府

政府效能亦有助於永續發展的推動,政府對於永續發展要有長遠的規劃,建立健全的環境和經濟政策。

經濟成展理論

1.亞當斯密的分工論:市場活動促進專業分工,市場越大,分工程度越高。

2.熊彼得的創新論(創造性破壞):創新可以創造利潤,也會產生破壞,但破壞之後新的取代舊的,結果更美好。

3.凱因斯的政府主導論:經濟不景氣時,政府增加公共支出,可以創造對商品和勞務的需求,以啟動經濟活動的進行,產生脫離經濟困境的連鎖反應。

4.諾思的制度矩陣:1993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D. C. North提出以制度矩陣為社會變動的核心,意旨一個包含社會、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的好制度體系,是社會運作良好的基礎。我們會發現:其中任一項產生微量的變動,都會影響到制度本質的再製或維持。                                                    

 

制度矩陣  =                        ×

5.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此論將經濟發展分為傳統社會、起飛前、起飛、邁向成熟、大量消費等五個階段。

資源與環境

環境提供自然資源與能源

 

聯合國與永續發展

時間

組織或會議

報告或條約

主要內容

1972

UN舉行人類環境研討會

 

開始重視發展與全球環境議題。

1980

聯合國環境規劃總署(UNEP

 

揭示永續發展的理念,強調整合發展與保育,保育始受重視。

1983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永續發展應包括:需要與線至兩個理念,即在目前技術狀況與社會組織下,自然環境對人類滿足需求的能力限制。

1987

UN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我們共同的未來

認為永續發展應包含需要與限制兩概念,但無具體行動方案。

1992

UN舉行地球高峰會議

里約宣言

揭示永續發展理念,強化公民參與,並兼顧未來世代。

21世紀議程

內容包括全球社會經濟問題、資源保育及管理、各主要團體角色與貢獻的發揮,以及各種實施方法。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

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公約強調對應氣候變遷是各國的責任,但因發展狀況不同,容許各國有不同的責任。

1996

城市高峰會

 

針對目前各國所面臨的都市危機,尋找可行的行動與對策,以促進世界各城鎮鄉村均能達到健康、安全、平等,及永續等目標。

1997

UNFCCC3次締約國大會(COP3

京都議定書

管制有簽署並核准京都議定書的38個已開發國家及歐洲聯盟的溫室氣體排放。

2002

UN舉行世界高峰會

世界高峰會政治宣言

提出五大優先議題:水資源、能源、人類健康、農業、生物多樣性。

2007

UNFCCC14屆締約國會議(COP14

峇里路線圖

協商新國際共識協議,以延續京都議定書於2012年以後之執行效力。

2009

UNFCCC15屆締約國會議(COP15

哥本哈根協定

要求全球暖化程度應控制在攝氏2度內。但未明確規範各國碳排量及須在哪年開始遞減,且該協定不具法律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