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3 20:42:08
時間:101年12月18日 里期二 地點:北一女中 天氣:寒冷 北一女真不愧為龍頭學校,101年申請到了「精進課程及教學資訊專案計畫」、「高中職教育資源均質化計畫」、「國科會高瞻計畫」等,今天共有11位老師來分享,各科如何運用這些設備資訊融入教學。參加研習的人員,包含高中及國中小的各科老師,甚至也有校長到場聆聽。張碧娟校長首先介紹了北一女的基礎建設,包含各班無線上網、行動電腦教室、文字廣播數位校園系統、實驗室電子白板、班班有數位講桌和單槍、捐贈的HTC Flyer...等,像是校園裡充滿了數位的便利。例如行動電腦教室,可以將筆電推到各班去使用。 數位校園平台,可以透過文字廣播來通知各班,是很便捷的措施。 雖然校長把所有的事都介紹得很美好,但是聽完各科老師成果發表後,會讓人有完全不一樣的想法。 首先是音樂老師應用數位音樂設備,來一段阿卡貝拉的表演,同時有4支麥克風在合音 。不過這是只有選修的「多元智能社群」課程。 接下來數學老師介紹用HTC Flyer 的Wolfram代數軟體來畫函數圖形。再比較Android 上及PC上的軟體,結論是PC的Geogebra最好用。老師並建議,用電腦畫很容易,但要知道為什麼,要加上思考和討論。而且高一每人一台HTC,學生常常一打開就上FB。感覺上就是,為了用HTC而用HTC,它也並不是非要不可。 接下來地理老師介紹電子地圖、moodle教學平台的應用。我原本期待會看到一個RS、GIS、GPS的教案和教學實例,但老師花了大部分時間在闡述教育理論和心智圖,而moodle的應用只有講到在資料整理的部分,沒有示範互動的功能,其實我有點失望,但是政大教授講評時卻大加讚賞,果然教授的想法跟我不一樣。下一段是國文老師發表,用HTC心得分享,可以上傳到「高中國文學習網」的心得分享區。不過我再次感覺,不一定要用HTC上傳。再來是化學老師和地科老師發表,使用行動電腦教室。 化學科要自製光譜儀,分析太陽光譜。但無線上網並不穩,老師必需要將上課資料事先送進24台筆電。並且需要有充裕的時間收發電腦和穩定的筆電。雖然學生一開始覺得有趣,但是不知是否可以一直維持新鮮感。 地科老師利用TOPCAT進行星口普查,認識赫羅圖,調查恆星和分類。這是一個好用的軟體。 老師提到設備的維護是很大的負擔,只要有一台電腦出問題,課程就要停下來。而且電池的續航力不足,上完一個班就後就快沒電。由於只有24人的選修課,分組之後只要使用8台電腦才可以做這個活動。比較理想的狀況是,電腦常駐在地科教室。 這時某一處室一直廣播要集合幹部,因為等一下高二要實施某項模擬測驗。不是說有文字廣播嗎?顯然文字廣播的效果無法立即讓所有人看到,仍然需使用聲音廣播才具有時效性。 另一位年輕的地科老師,很先進的用自己的ipad上課,可以用在大圖的局部放大,縮放的時候很方便,這需要一條 ipad to VAG的線。 電子檔很大 左上角局部放大很清楚 接下來化學老師示範用電子白板講授合成阿斯匹靈。由影片的互動挑錯,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不過我看起來,重點是「影片挑錯」使得實驗成功率很高,而不是「電子白板」。因為使用一般單槍和筆電,也是可以影片挑錯,只不過從手指觸摸變成滑鼠操作。而老師也提到,先做完的學生會跑上去用電子白板看YouTube。 唯一不是學科的報告是,資訊組長的網路直播系統介紹。因為這套系統所費不貲,User數買得不夠對外開放會常常連不進來。如果沒有必要直播,可以用錄影的方式便可,無需購買。即便有直播廠商在現場,資訊組長仍誠懇的告訴大家優缺點,黃組長真是中肯。 最後一組發表的是2位物理老師。他們使用平板電腦,搭配Windows7內建的windows筆記本,可以取代黑板教學,又有電子白板的功能。直接在講義檔上寫筆記,上課一堂課就存檔,做為這個班級的資料夾。 利用實物投影機和網路攝影機教學 (這個我們也有) 沒有平板電腦,也可以使用一般電腦加上繪圖板。(這個我常常用) 老師說雖然資訊設備很好用,但是當設備出問題而無法在2分鐘內解決,就要回到傳統的黑板教學。這個能力一定要有。最後一位物理老師很酷的用Skype分享畫面出場。分享OneNote的使用。因為比windows筆記本複雜,比較適合資訊能力強一點的人使用。 以下是我聽了一整個下午發表的心得: 1. 我更加確定了:「整修電腦四是絕對正確的決定」!! 不是班班有電腦,也不是行動電腦教室。 2. 不要因為別的學校有,我們就要有。 3. 是因為需要、會用、好用,才買設備,不是因為買了設備所以不得不用。 北一女中雖然有行動推車、電子白板、HTC....等,都因為網路或其他因素使用上不是這麼便利,甚至有學生要求數學老師不要再用電腦教學了。原因是否在於老師對資訊融入教學的方法不熟悉,或是學生已經看太多這些東西看膩了,我不得而知。如果要資訊融入教學時,一定是自己最熟悉的那部電腦效果最好。最便利使用的環境,教學方法使成效事半功倍,才是好的資訊融入教學。 像是物理科兩位老師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參考。 以下網址是研習的錄影內容,老師可以點播看看。 http://web.fg.tp.edu.tw/~cc/blog/?p=2000